街头镇中心卫生院中暑小知识

中暑:是在暑热季节、高温和(或)高湿环境下,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丢失过多而引起的以中枢神经和(或)心血管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

一、中暑的分类

1、先兆中暑:是患者在高温环境中劳动一定时间后,出现头昏、头痛、口渴、多汗、全身疲乏、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等症状。

2、轻症中暑:除有先兆中暑的症状外,出现面色潮红、大量出汗、脉搏快速等表现,体温升高至38.5℃以上。

3、重症中暑:包括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三种类型热射病,其中热射病是最严重的中暑类型。

①热射病:热射病是一种致命性急症,根据发病时患者所处的状态和发病机制,临床上分为两种类型:劳力性和非劳力性热射病。劳力性者主要是在高温环境下内源性产热过多,多见于健康年轻疼,常见重体力劳动、体育运动(如炎热天气中长距离的跑步者)或军训时发病。高热、抽搐、昏迷、多汗或无汗、心率快,它可以迅速发生。其非劳力性主要是在高温环境下体温调节功能障碍引起散热减少(如在热浪袭击期间生活环境中没有空调的老年人),它可以在数天之内发生。其征象为:高热(直肠温度≥41℃)、皮肤干燥(早期可以湿润),意识模糊、惊厥、甚至无反应,周围循环衰竭或休克。此外,劳力性者更易发生横纹肌溶解、急性肾衰竭、肝衰竭、DIC或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死率较高。

②热痉挛:常发生在高温环境中强体力劳动后患者常先有大量出汗然四肢肌肉腹壁肌肉甚至胃肠道平滑肌发生阵发性痉挛和疼痛实验室检查有血钠和氯化物降低尿肌酸增高。

③热衰竭:常发生在患者对热不适应,体内常无过量热蓄积,患者先有头痛、头晕、恶心、继有口渴、胸闷、脸色苍白、冷汗淋漓、脉搏细弱或缓慢血压偏低,可有晕厥并有手足抽搐,重者出现周围循环衰竭。

二、中暑的处理措施

1、搬移:迅速将患者抬到通风、阴凉、甘爽的地方,使其平卧并解开衣扣,松开或脱去衣服,如衣服被汗水湿透应更换衣服。

2、降温:患者头部可捂上冷毛巾,可用50%酒精、冰水或冷水进行全身擦浴,然后用扇或电扇吹风,加速散热。有条件的也可用降温毯给予降温。但不要快速降低患者体温,当体温降至38摄氏度以下时,要停止一切冷敷等强降温措施。

3、补水:患者仍有意识时,可给一些清凉饮料,在补充水分时,可加入少量盐或小苏打水。但千万不可急于补充大量水分,否则,会引起呕吐、腹痛、恶心等症状。另外还可以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解暑药。

4、促醒:若患者已经失去神志,可先按压其人中、合谷等穴位尽快将其救醒。如以上的抢救措施没有奏效,及时医院就医以免耽误病情,同时要注意患者的呼吸、脉搏、神志情况,对昏迷者,将其头后仰,保持呼吸道通畅,一旦发现病人呼吸、心跳停止应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复苏。救醒后的患者,必须在凉爽通风处静卧休息,不能马上回到炎热的环境。

三、中暑的诊断及检查

1、诊断:发病季节、高温和(或)高湿环境及临床表现(高热、昏迷、抽搐)是中暑诊断的关键,也应注意除外其他器质性疾病。

2、血、尿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升高,蛋白尿和管型尿。

3、肝、肾功能与电解质检测:严重病例常出现转氨酶升高、血肌酐和尿素氮升高、肌酸激酶(CK)和乳酸脱氢酶(LDH)升高、电解质紊乱、凝血机制异常。

4、心电图:多表现为快速型心律失常。一般为窦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有时也可表现为心动过缓,可伴有T波及ST段异常。

5、CT检查:方便、迅速而安全,尤其是对于急诊患者能较快做出排除性诊断,对争取时间抢救患者起到重要作用。

6、血气分析:常提示代谢性酸中毒和呼吸性碱中毒,高乳酸血症、低氧血症等。

四、预防中暑

1、躲避烈日尤其应避免上午10点到下午16点这段时间在烈日下行走因为这个时间段发生中暑的可能性是平时的10倍!尤其老年人、孕妇、有慢性疾病的人特别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在高温季节要尽可能地减少外出。

2、遮光防护: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太阳镜涂抹防晒霜准备充足的饮料。需要提醒的是即便是身体强健的男士也应做好上述防护措施至少应该打一把遮阳伞。

3、补充水分养成良好的饮水习惯,通常最佳饮水时间是晨起后、上午10时、下午3-4时、晚上就寝前,分别饮1-2杯白开水或含盐饮料(水2~5升加盐20克)。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因为口渴表示身体已经缺水了。平时要注意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亦可补充水分。

4、充足睡眠夏天日长夜短容易感到疲劳。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既利于工作和学习也是预防中暑的好措施。

5、增强营养:营养膳食应是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AB1B2和C。平时可多吃番茄汤、绿豆汤、豆浆、酸梅汤等。

6、预备中暑药:随身携带防暑药物,如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清凉油、无极丹等。一旦出现中暑症状就可服用所带药品缓解病情。

7、谨防情绪中暑:相关数据表明,在正常人群中,约有16%的人在夏天会发生“情绪中暑”。夏天持续的高温天气,使人变得心烦气躁、情绪低落、食欲不振、思维紊乱、行为异常等。“情绪中暑”的表现如:特别粗心,打翻热水瓶等引起烫伤意外;上班提不起精神,容易激动或情绪低落,不能静心思考;肝火也随着气温往上蹿,常因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酿成祸端等等。

文/金锦文审核/丁琳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ulizhongshu.com/zsyw/53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