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栏目由济宁市纪委、济宁市委市直机关工委、济宁市文明办、济宁广播电视台联合举办。
7月27日上线嘉宾单位:济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主持人:随着常态化疫情防控的不断深入和新冠疫苗接种的有序推进,对疾控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年上半年市疾控中心做了哪些重点工作,成效如何?
嘉宾:年以来,济宁市疾控中心深入贯彻国家和省、市决策部署,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争先进位和高质量发展,对64项重点工作实行挂图作战、每月调度,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积极践行一切为了人民健康的工作宗旨。
一是切实做好新冠疫苗接种工作。预防新冠肺炎最好的办法就是接种疫苗。为此我们下大力气做好疫苗精准调配,出现短缺情况及时预警,畅通调剂渠道,提高库存疫苗使用效率,确保人苗精准匹配。市、县两级疾控机构“无昼夜”派苗、“全天候”坚守、时刻待命、高效运转,确保无库存积压。
二是做好疫情处置应急准备。做好90天满负荷运行所需的防护类、消杀类、检验检测类等物资储备,持续开展疫情防控大培训、大演练,确保关键时刻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
三是高标准建设监测预警指挥系统。与中国电信合作,投资余万元建设济宁市公共卫生监测预警指挥系统,综合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覆盖市县两级相关行政部门、疾控机构、医疗机构的高效、快速、通畅的信息网络系统,建立多点触发机制,实现传染病病例数据和症状监测数据的自动采集和智能预警。简而言之,就是快速、精准、高效做好各类突发传染病的防控。
四是全力发展重点学科。制定重点学科梯次培育计划,采取一科一策措施,培育和扶植“精品”,打造“名牌”效应,全力提升学科建设水平。计划在年内建成包括以重点传染病防控学、病媒生物防控学等在内的市级重点学科5处,为申报省级重点学科奠定基础。
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2个国家级、4个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成1个国家级、7个省级健康促进县,建成5处国家级艾滋病监测哨点,3处省级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建设健康教育基地8处,疾病预防控制各项核心指标有了显著提升,可以说为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主持人:为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防控策略,有效控制和降低疫情传入我市的风险,需要向广大市民发出哪些健康提醒?
嘉宾:请广大市民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