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早报伏天中暑怎么办不怕,中医有绝

打开音乐,开启早报唠嗑的一天~

01中暑

相比较南方的桑拿天,北方的暑天,雨水较少,天气热,太阳暴晒,热浪翻滚而来,出去走一圈,是被晒蔫的感觉。

这个时候,人是很容易中暑的。

尤其是体质弱的老人或者孩子,在酷暑季节不注意清暑防晒、降温、补水,烈日当头下尤其容易受到暑邪侵犯。

02清暑益气、养阴生津

暑为阳邪,暑热之邪侵袭人体,容易身热,汗出;还容易扰及人的心神,人就会心烦。暑热侵袭,出现了中暑的症状,第一要义就是清暑。

暑热之邪易伤津耗气。津液被耗伤后,尿液就变少了,于是小便短赤。气被耗伤后,就老觉得疲倦乏力,精神不振。

气津两伤,单纯的清暑就不行了,因此在清暑的同时,还需要注重补气,并通过养阴达到生津的效果。

要想清暑益气,养阴生津,推荐1个经典妙方「清暑益气汤」。

03清暑益气汤

此方来自清朝医家王孟英,组方为:西瓜翠衣30克、西洋参5克、荷梗15克(鲜品)、石斛15克、麦冬9克、黄连3克、知母6克、竹叶6克、粳米15克、甘草3克。

方中君药为西瓜翠衣,用来清热解暑、生津止渴;西洋参,益气生津、养阴清热。

臣药为荷梗,用以清热解暑,助力西瓜翠衣解暑、生津;石斛和麦冬“强强联合”以养阴,助西洋参养阴生津以清热。

佐药为黄连,清热泻火;知母,味苦降泄,性寒以清热、质润以生津,以达到泻火滋阴的效果;竹叶,清心除烦。

佐使药,粳米和甘草合用,健脾益胃合中为佐药,调和诸药为使药。

此方既可以清热,又可以益气养阴,属于清补并用,邪正兼顾,清热而不伤阴,补虚而不留邪。

受了暑热之邪,身热、汗出、心烦、倦怠乏力,口渴尿赤,用这个方子正合适。

如果本身精神头不好,想要预防中暑,平时可以取西洋参五六片、麦冬七八粒、竹叶两三片、甘草两三片,泡水喝就行,不妨试试呦~

本期早报选自杏林明师课堂

《讲透方剂》

中医养生防病,你最期待的早报内容是什么?欢迎留言告知,也许在9月的早报中,你的问题就可以安排上了。

识别下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ulizhongshu.com/zsgm/87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