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9丹东史上最热天来啦各县气温

扫文末   37.2℃年8月1日

  36.5℃年7月4日

东港历史最高气温前二分别为:

  37.6℃年8月1日

  35.4℃年8月2日

凤城历史最高气温前二分别为:

  37.9℃年8月1日

  37.3℃年7月7日

宽甸历史最高气温为:

  36.5℃年7月5日

据了解,此次高温天气将持续到8月5日,7日至8日有望迎来一次降水过程,伴随降水及冷空气的南下,高温天气即将结束。

高温病患者急剧增长,市卫计委启动应急预案

近日,我市出现持续高温天气,医院急诊患者激增,紧急救援中心接警次数达到平日的4倍,各医院重症监护病房人满为患。

为有效应对高温天气,维护正常医疗秩序,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市卫计委启动了应急预案,在高温来临第一时间紧急下发了《关于做好高温天气医疗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医疗机构为强化门急诊管理,做好急诊急救药品储备,保持急诊绿色通道畅通,保证急救设备设施处于完好状态。

为加强院前急救承载能力,卫生系统临时调配8辆救护车,余名医护人员充实到院前急救一线,保障市民急诊用车。

市财政部门紧急拨付专项经费,采购热射病相关抢救设备、设施,保障临床抢救需要。

为应对高温造成的患者骤增,医院从周一开始连续召开3次专题调度会,成立了由院长亲自挂帅的高温紧急应对工作组,和高温紧急应对专家组,进行高温相关疾病诊治培训及百姓咨询。

“7月30日我们出车31次,31日出车33次。”医院相关医护人员介绍说,可以用“井喷式”三个字来形容最近一周的出警量。到下午3点15分,医院急救分站今天出警16次。急诊人员绝大多数是因为高温昏迷的老人。

这位医护人员正在向记者介绍情况时,指挥中心又发来了新的出警通知。

专家支招——如何对抗“热射病”

高温天气,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医生提醒:广大市民在高温天气做好防暑工作,特别是从事户外高温作业的市民,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提前适当补充含钾、钙等元素的饮料。此外,在高温环境下,一旦发现有人出现意识不清或者晕倒,应及时将人从闷热的环境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解开衣扣,用冰水擦拭,有条件的,利用电风扇、空调进行降温,医院前的急救。同时,立刻拨打报医院抢救。

中暑的症状有哪些?

根据症状的严重程度,中暑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

1、先兆中暑:大量出汗、头晕眼花、无力、恶心、心慌、气短、注意力不集中、定向力障碍,体温常小于37.5℃。在离开高温作业环境进入阴凉通风的环境时,短时可恢复正常;

2、轻症中暑:除有先兆中暑症状外,出现面色潮红或苍白、烦躁不安或表情淡漠、大汗淋漓、脉搏细弱、血压下降、心率加快等表现,体温轻度升高,一般在38℃以上,通常休息后体温可恢复正常;

3、重症中暑: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有头痛、眩晕、精神错乱、定向力障碍、昏迷等,皮肤干燥、灼热,体温常在40℃以上,严重时引起多脏器损害而死亡,应立即急救。

热射病就是中暑里最严重的一种,作为一种致命性急症,对高温环境适应不充分是致病的主要原因,常伴有皮肤灼热、意识障碍(如谵妄、惊厥、昏迷)等多器官系统损伤的严重临床综合征。

中暑的处理措施

1、轻症中暑:将患者移至清凉处休息,用凉的湿毛巾敷前额和躯干,吹电风扇,促其降温。喝清凉的饮料及盐水(每毫升加盐0.9克)。不要用酒精擦患者的身体,不要喝酒或咖啡。.

2、重症中暑:快速降温是治疗关键。降温目标:使核心体温在10-40min内迅速降至39℃以下,2h降至38.5℃以下。

迅速脱离高温高湿环境,转移至通风阴凉处;用湿毛巾擦拭全身,扇风,加快蒸发、对流散热;快速静脉输液;应用降温毯;冰块置于散热较快的区域(双侧颈部、腹股沟和腋下);用4℃生理盐水~ml进行胃灌洗和直肠灌肠;血液净化;使用冬眠合剂等。

中暑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1、暑热季节加强一定要有防暑防暑知识,不能无知者无畏;

  2、改善劳动及工作环境,合理安排休息;

  3、备用防暑降温药品

  4、高温下活动或工作时,多喝水,以温水和运动饮料为宜,补充足够的能量、蛋白质、维生素,饮食宜清淡易消化;

  5、尽量避开高温时段外出,避免长时间直接暴露于阳光照射下;

  6、还要注意调节心理和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记者/邢漫赵成城摄影/赵成城责任编辑/郑定成主编/李志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ulizhongshu.com/zslx/567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