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将至,关于中暑的小知识你必须要了解

夏天快来了,天气酷热,容易发生中暑,也是各种急性胃肠病的高发季节。要注意防暑降温,加强卫生保健,酷暑高温下,人容易疲劳,抵抗力下降,当气温超过37℃以上,人体的散热主要是通过汗液蒸发,当周围的环境高于人体的正常体温,通风较差、湿度较高就很容易发生中暑。一、根据中暑症状的轻重,可分为以下几种1、先兆中暑:是指在高温环境中一段时间后,出现轻微的头晕、头痛、耳鸣、眼花、口渴、全身无力及行走不稳。2、轻症中暑:指除以上症状外,还发生体温升高38℃以上,面色潮红,胸闷、皮肤干热,或有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大汗、血压下降、脉搏细弱等症状。3、重症中暑:指除以上症状外,体温可升至40℃以上,常突然昏倒或大汗后抽搐、烦躁不安,口渴、尿少、昏迷等症状。二、中暑的预防中暑是夏季常见的急诊病,加强预防可以大大减少发病率,中暑的预防应注意几点:1、充足的睡眠。合理安排休息时间,保证足够的睡眠以保持充沛的体能,并达到防暑目的。2、科学合理的饮食。吃大量的蔬菜、水果及适量的动物蛋白质和脂肪,补充体能消耗。切忌节食。3、做好防晒措施。室外活动要避免阳光直射头部,避免皮肤直接吸收辐射热,戴好帽子、衣着宽松。4、合理饮水。每日饮水3升至6升,以含氯化钠0.3%-0.5%为宜。饭前饭后以及大运动量前后避免大量饮水。三、出现中暑症状的处理1、将病人转移至阴凉、通风处,脱去或解松衣服,有利于散热,使患者平卧休息。2、补充水及电解质,如含盐清凉饮料或含食盐0.1%~0.3%的凉开水。3、用风油精或清凉油涂于病人的头部太阳穴,用凉水或酒精擦身;口服仁丹、十滴水、藿香正气丸等药物。4、重度中暑病人除以上3点处理外,医院救治。防暑小常识穿浅色衣服:夏季外出旅游时应穿白色、浅色的或素色衣服,不宜穿黑色的或蓝色的衣服,因为白色、浅色或素色衣服吸热慢、散热快、穿着凉爽,不易中暑;而黑色或蓝色的衣服吸热快、散热慢、穿着闷热,容易中暑。戴隔热草帽:编织草帽的原料多为空心的,里面储存有一定数量的空气,而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另外,草帽对阳光还有一定的遮挡作用。因此,夏季外出旅游最好戴一顶草帽。中午要休息:早晨空气新鲜,气候凉爽。因此,夏季外出旅游时,出发时间应该早些,到了中午就休息,下午三四点钟以后再进行旅游活动。这样不但旅游时有精神,不觉累,而且还不会中暑。多喝盐开水:夏季高温,出汗多,体内盐分减少,体内的渗透压就会失去平衡,从而出现中暑。而多喝些盐开水或盐茶水,可以补充体内失掉的盐分,从而防暑。喝盐水时,要少量多次地喝,才能起到预防中暑的作用。带防暑药物:在旅游途中,容易遇到多变的气候,忽冷忽热的气温易感冒,又闷又热的天气最易中暑。因此,夏季外出旅游时应带些防暑药物,如藿香正气水、十滴水、广东凉茶、仁丹、风油精、痱子粉、薄荷膏等。另外,由于夏季气温高湿度大,紫外线照射强,人们还容易得多种皮肤病,比如湿疹、日光性皮炎等。平时预防很关键,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澡、勤换衣,保持皮肤清洁干燥,衣服也要穿宽松一些的。一旦出现皮肤病,不要用手搔抓,应用药物及时治疗。泗顶镇中心卫生院编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ulizhongshu.com/zsjj/102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