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问诊夏季易中暑预防有妙招

“出门5分钟,流汗2小时”。夏天气温不断攀升,火辣辣的阳光让人直呼“受不了,要中暑了!”

夏季是中暑的高发期,主要是在高温环境下,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人体正常代谢的热量散发不出去,引起身体正常的器官系统代谢出现障碍。特别是产妇、婴幼儿、老年人、体弱和慢性病患者,在这个时候会很容易发生中暑的情况。

有人认为:“夏天多喝水,最好喝多点盐水,吃西瓜,应该多吃水果吧。”也有人说:“我尽量避免外出,坐了空调下面不出来,热了勤洗澡。”

对于预防中暑,大家有各自的方法。那究竟预防中暑有什么妙招呢?出现中暑症状又该如何处理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听听岭南名医、南方医院急诊科谢慧玲副主任医师怎样说?

“一般中暑的表现分为轻微中暑和重度中暑。”谢慧玲副主任医师分析,一般中暑的话,人会出现大汗淋漓、口渴、头晕、恶心、胸闷、四肢乏力、食欲不振等表现,一开始体温可能正常或稍微有所升高,中暑症状加重后,体温会上升到38℃以上,并且出现面色潮红、大量出汗、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症状。当出现重度中暑,患者可出现热痉挛和热衰竭,热痉挛多是健康青壮年身体在水分大量流失后,出现四肢肌肉短暂性、间歇发作的抽动。

谢慧玲副主任医师提醒广大市民,如出现中暑症状,应该立刻撤离引起中暑的高温环境,选择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可多补充一些含盐分的饮料,还可以在额部等涂抹清凉油、风油精等,或服用藿香正气水等中药。其次,也可以使用酒精擦拭、冰敷等方式进行物理降温。如果出现重症中暑的情况,医院,采取综合措施进行救治。

此外,谢慧玲副主任医师还与大家分享了夏季科学预防中暑的办法。

01避免暴晒

夏日出门记得要备好防晒用具,最好不要在10点至16点时在烈日下行走,因为这个时间段的阳光最强烈,发生中暑的可能性是平时的10倍!如果此时必须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戴太阳镜、涂抹防晒霜;准备充足的水和饮料。此外,在炎热的夏季,防暑降温药品、风油精等一定要备在身边,以防应急之用。外出时的衣服尽量选用棉、麻、丝类的织物,应少穿化纤品类服装,以免大量出汗时不能及时散热,引起中暑。

02多饮水

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因为口渴已表示身体已经缺水了。最理想的是根据气温的高低,每天喝1.5至2升水。出汗较多时可适当补充一些盐水,弥补人体因出汗而失去的盐分。另外,夏季人体容易缺钾,使人感到倦怠疲乏,含钾茶水是极好的消暑饮品。

03注意饮食

高温天气,需要清淡饮食,可以多吃蔬菜水果,如生菜、黄瓜、西红柿、西瓜、桃子等含水量较高的食物都可以为身体补充水分,避免吃油腻、辛辣的食物。

04保证充足睡眠

夏天昼长夜短,气温高,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消耗也大,容易感到疲劳。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既利于工作和学习,也是预防中暑的措施。最佳就寝时间是22时~23时,最佳起床时间是5时30分~6时30分。睡眠时注意不要躺在空调的出风口和电风扇下,以免患上“空调病”和热伤风。

05谨防情绪中暑

夏天持续的高温天气,使人易变得心烦气躁、情绪低落、食欲缺乏、思维紊乱、行为异常等。“情绪中暑”的表现有:特别粗心,如打翻热水瓶等引起烫伤意外;上班提不起精神,容易激动或情绪低落,不能静心思考;肝火也随着气温往上蹿,常因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酿成祸端等。因此,在炎炎夏天,除了要做好防高温中暑的准备,还要注意调节心理和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延伸阅读1岭南名医简介

谢慧玲

南方医院急诊医学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

擅长领域:擅长各种急诊及危重症的救治,在急危重症监护、气道管理、血流动力学监测、床边血浆置换、急性意外中毒处理等方面有丰富的经验。

2急诊科简介

南方医院急诊科已成为从化地区乃至广州北部规模最大、救治能力最强、最具综合实力的急诊急救中心,年急诊量达15万次,年院前急救量逾车次,为从医院。已实现急诊医师专业化,学科模式独立化,是医院的重点发展学科之一,已建成国家级胸痛中心,是国际SOS、航空救护合作核心科室。

科室-

编辑:黄晓桥

校对:潘天贺

审核:秦新立

信息来源于《今日从化》、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扫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ulizhongshu.com/zszz/856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