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温不断升高很多地区都进入了“烧烤”模式持续的高温天气最容易诱发中暑近日我区持续高温天气,自6月20日至22日,医院急诊医学科先后接诊了10名热射病患者,来院时患者体温均高达40℃以上,神志不清,病情危重,经过急诊医学科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抢救措施后,其中5名患者已转危为安,转至普通病房继续治疗;另5名患者转入重症医学科进一步救治,目前正在积极治疗中。有人可能觉得中暑并不可怕降降温、散散热休息一会儿就可以缓解了但实际上中暑可不是什么小毛病如果救治不及时甚至可能导致死亡今天急诊医学科的医生就给大家详细讲讲关于中暑的那些事儿
一、什么是“中暑”?
中暑是指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或在炎热环境中进行体力活动引起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所致的一组临床症候群。以高热,皮肤干燥,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特征。
哪些人容易中暑?
老年人、婴幼儿、儿童、精神类疾病及慢性病患者最易中暑。同时应注意,在高温天气里进行重体力劳动或剧烈的体育运动者,即使是健康的年轻人也可能发生高温中暑,甚至死亡。
二、中暑的类型有哪些呢?
先兆中暑
暴露于高温环境时,出现大汗、四肢无力、头晕、口渴、头痛、注意力不集中、眼花、耳鸣、动作不协调等伴或不伴体温升高。
轻度中暑
先兆中暑症状继续加重,体温上升到38摄氏度以上,并且出现皮肤灼热、面色潮红或脱水(如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症状。
重度中暑
包括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三种类型。
热痉挛
表现为在高温环境下进行劳作或运动时,在此过程中或过后出现短暂性、间歇发作的肌肉抽动。
热衰竭
多见于老年人、儿童和慢性疾病的人群。患者出现以血容量不足为特征的一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多汗、疲劳、乏力、眩晕、头痛、判断力下降、恶心和呕吐等。
热射病
为长时间暴露在高温高湿环境中,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衡,产热大于散热,导致核心温度迅速升高,超过40℃,伴有皮肤灼热、意识障碍(如谵妄、惊厥、昏迷)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的严重急性热致疾病,是中暑最严重的类型。具很高的病死率。
三、中暑了,我们怎么办?
01.
先兆中暑及轻度中暑:?
脱离高温环境,转移到阴凉的地方,及时通风降温补充冷盐水,短时间就可以恢复。
02.
重度中暑:
1、脱离现场环境,转移至通风阴凉处,将患者平卧并去除全身衣物。
2、快速降温:用凉水喷洒或用湿毛巾擦拭全身,扇风加快蒸发、对流散热。3、病情监测:持续监测体温。等待急救转运行进一步处理。
四、中暑预防小贴士
一时闷热不可怕,时时闷热要中暑,年老体弱要注意,一旦高热会要命,防暑降温莫忽视。
五、中暑预防小妙招
01.
避免长时间户外剧烈运动
02.
及时补充淡盐水
03.
外出自带降温水瓶
04.
不要长时间使用空调
05.
多吃蔬菜水果
06.
保持充足睡眠
医院急诊医学科医院急诊医学科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声明:文中部分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永年一院人
仁心仁术
创新奉献
医院永年区广大群众需要救援的请直接拨打全国统一急救电话,大声说“我们要医院的急救”2秒切换至医院远程调度座席,90秒内出车!或直接拨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