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也想放肆流汗预防运动中暑,几招轻松

高温天气下,运动要注意些什么?

高温天气下,运动除了防晒以外,防中暑更是重中之重。

过了立夏,天气变得越来越热,大家要开始注意预防中暑。

什么是中暑?

中暑:是指在温度或湿度较高、不透风的环境下,因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或汗腺功能衰竭,以及水、电解质丢失过多,从而发生的以中枢神经和(或)心血管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

运动性中暑与普通的中暑不同,运动性中暑是因肌肉运动时产生的热超过人身体能散发的热而造成人体的过热状态。

其原因:主要是在高温、湿度大和无风天气里进行重体力劳动或剧烈体育运动,并且持续时间较长,超过身体的承受能力,许多患者大量出汗,电解质丢失过多,心率加快,脉压增大。

夏季在室外或高温、通风差的室内进行高强度运动训练,都极易发生运动性中暑。

中暑的症状

一些没有中暑经历的人,可能无法准确地判断自己在运动中产生的不适感是否属于中暑的症状。

中暑根据临床表现,症状可由轻至重分为:先兆中暑、轻度中暑、重度中暑,三者关系是渐进的。

1/

先兆中暑

表现为多汗、口渴、无力、头晕、眼花、耳鸣、恶心、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四肢发麻、动作不协调等。

这时如果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补充水和盐分,短时间内即可恢复。

2/

轻度中暑

如果先兆中暑的症状加重,患者的体温升高到38.5℃以上,出现面色潮红或苍白、大汗、皮肤湿冷、脉搏细弱、心率快、血压下降等症状,就属于轻度中暑。

轻度中暑会使人体产生无力、头晕、眼花、耳鸣、恶心等一系列不适症状,影响日常的运动、工作和生活。需要及时处理,休息几个小时后恢复。

3/

重度中暑

除上述症状,体温可高达40℃以上,并伴有昏迷、痉挛及呼吸、循环衰竭,皮肤出汗停止、干燥、灼热而绯红,就属于重度中暑。

严重的中暑可导致心血管、呼吸以及泌尿系统的紊乱和损伤,甚至可以危及到生命。

中暑的急救

那么,如果意外中暑了,我们又该如何做呢?

1/

转移

如果出现以上症状,请立即停止运动,并转移至阴凉通风处,平卧(头部不要垫高),同时让其双脚抬高,这样有利于增加患者脑部的血液供应,同时起到散热的作用。

2/

降温

解开患者衣领,同时用浸湿的冷毛巾,敷在头部,并快速吹风,加速散热。但要注意适度,以免造成患者感冒。

注意不要过快给患者降温,当患者体温降至38℃以下的时候,请立即停止强制性降温。

轻者一般经过上述处理后会逐渐好转,对相对较重的中暑患者,可用冰块或冰敷袋敷其颈侧、腋下和大腿腹股沟处,用凉水反复擦身,吹风进行降温。

3/

补充水分

若在患者清醒的条件下,可适量补充一些淡盐水或苏打水(含盐分和小苏打的清凉饮品,不宜饮用咖啡或酒精类饮料),切忌急于补充大量水分,否则会引起呕吐、腹痛、恶心等症状。

4/

服用药物

如果症状比较轻微,除了以上操作外,可以让患者吃一些药物进行治疗,如藿香正气水或十滴水(药物名称)。还可以在太阳穴上涂抹风油精或者是清凉油。

温馨提示:如果患者失去知觉,呼吸困难,或在实施救治后症状依然得不到有效缓解,医院就医,以免耽误病情,导致严重后果。

如何预防中暑?

1/

避免高温时段运动

避免在上午11时至下午16时这段炎热的时间里进行锻炼,因为这一时间段的紫外线强,气温高,所以避免这一时段的锻炼可有效减少外界的高温直接辐射在身体上。

2/

合理选择运动场所

在室外运动时,要避免阳光直射头部,避免皮肤直接吸收辐射热,做好防晒措施。同时也要避免到通风状况较差的室内场地进行锻炼。尽量选择有风或空气流动畅通的场地。

3/

选择适宜夏季运动的装备

由于夏季温度、湿度相对高,运动时应选择轻便、宽松、吸汗性好的运动服装,比如“速干”材质的衣料,其特殊的质地可以将汗水和湿气迅速导离皮肤表面,保持皮肤干爽舒适。

并且可以带上运动毛巾、冷感毛巾及冰敷袋等,用于擦拭汗水的同时,也可为降温做准备。

4/

合理安排运动量

在运动过程中要增加间歇次数,每运动20~30分钟就应该停下,并设法找个阴凉、安静的地方休息。

此外,每次锻炼的时间也不宜过长,以不超过1个小时为佳。

5/

适时补水

不论运动量大小都要及时补充水分,千万不要等口渴时才饮水,因为口渴表示身体已经缺水了。

可多饮用淡盐水或含有钾、镁等微量元素的运动型饮料补充盐分和矿物质,以维持电解质平衡。

炎热天气下,大家运动时一定要注意防中暑、防晒,当然也要做好运动防护~安全运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ulizhongshu.com/zsyw/102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