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将至,孩子们从紧张的学习氛围中释放出来并开启轻松愉快的“小鬼当家”模式。没有了老师的看护照顾,家长又忙于工作,儿童意外伤害进入高发期,暑期安全教育必不可少。
中国医学救援协会科普分会理事、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注册讲师、副主任医师马桂林老师将与家长和孩子聊一聊如何预防儿童暑期意外伤害,让孩子快乐、平安地过暑假。马老师将围绕溺水和中暑两大暑期高发意外伤害,分析两类伤害发生的原因,并根据不同情况逐个击破,提出针对性的自救、互救方法和预防建议。
课程提纲:1、意外伤害是什么?意外伤害就是突发的各种事故对人体造成的损害。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数据,意外伤害已经成为影响儿童安全的首要因素,成为我国0至14岁以下儿童的第一位死因。
2、溺水原因有哪些?溺水原因主要有三个:手脚抽筋、水草缠身和身陷湿地。一旦溺水,不要慌张,立即分析溺水原因并理性自救。
3、溺水如何科学、安全互救?救人四优先原则:岸上优先、工具优先、团队优先、求助优先。救人除了要有专业水平和资质之外,更重要的是需要冷静的头脑。
4.、预防溺水学会“三不、一学”第一个“不”,不要私自外出游泳,尤其是单独外出游泳。第二个“不”,不要在不明水下情况的时候贸然跳水和潜水。第三个“不”,不要在身体状况不佳和自然条件不好的情况下游泳。一学即学会游泳,掌握基本的溺水自救、互救技能。
5、中暑有哪些类型?中暑因病情的轻重分为几种类型,根据我国《职业性中暑诊断原则》分为中暑先兆、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其中重症中暑又分为热射病、热痉挛、热衰竭,也可出现混合型。
6、中暑了怎么办?理性分析中暑类型,科学处理才有效。发现先兆中暑者,立即转移移到通风阴凉处。轻症中暑者要迅速脱离高温现场,在通风阴凉处休息,宽衣解带,喝些含盐的清凉饮料,密切观察生命体征。重症中暑则需专业处理。
敬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