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是指在温度或湿度较高、不透风的环境下,因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或汗腺功能衰竭,以及水、电解质丢失过多,从而发生的以中枢神经和(或)心血管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夏季是中暑的多发季节,下面带大家了解一下如遇中暑应该如何处理
中暑的症状识别
1、症状表现
轻度中暑可有面色潮红或苍白、恶心呕吐、胸闷、头晕、眼花、无力、大汗、四肢麻木等表现;重度中暑除上述症状外,还可有呼吸急促高热、肌肉痉挛、血压下降、烦躁不安、昏迷,甚至危及生命。
2、询问病情
患者意识清醒,可询问其之前是否有头晕、头疼、饮水不足、过度疲劳等情况。
中暑采取的措施
若患者意识清醒
停止活动,在凉爽、通风的环境中休息,帮患者脱去多余的或者紧身的衣物,将湿的凉毛巾放置于患者的头部和躯干部以降温,或将冰袋置于患者的腋下、颈侧和腹股沟处,还可以向患者全身喷洒自来水或直接将其置于浴缸或水盆中;同时让患者饮用富含电解质的饮料,推荐服用果汁、牛奶、蔬菜汁或者口服补液盐等,并密切观察其情况。
若患者意识丧失
当患者意识丧失时,进行物理降温的同时将其翻转至侧卧位,翻转方法为:抬起患者近侧手臂,向上放在头的一侧,将患者远侧胳膊放在近侧脸颊下方,使其远侧腿屈曲,足部置于近侧腿膝关节下方。施救者一只手抓住患者远侧肩头或肘部另一只手抓住其屈曲的膝盖,同时将其翻转至侧卧位,调整患者头部,使其仰头,调节脸颊下方的手掌位置,使嘴巴低于喉头位置,最后调整患者腿部位置使其稳定,维持这种姿势,并密切观察患者呼吸及脉搏等情况,紧急处理后如患者没有缓解或症状持续加重,应当尽快急诊就医。
注意!特别提醒
1、饮用纯净水、矿泉水会加重抽搐;如果患者意识不清或昏迷,禁止喂水,以免造成室息。
2、严重中暑者可能会发生肌肉不自主的抽搐,发生这种情况不要在病人嘴里放任何东西,不要刻意束缚其抽搐的肢体,可用软物(如床垫等)垫在病人身下。如果发生呕吐,将患者头偏向一侧以确保其呼吸道通畅,防止误吸。
如何预防中暑
1、出行躲避烈日
夏日出门记得要备好防晒用具,最好不要在10点至16点时在烈日下行走,因为这个时间段的阳光最强烈,发生中暑的可能性是平时的10倍!如果此时必须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戴太阳镜,有条件的最好涂抹防晒霜;准备充足的水和饮料。外出时的衣服尽量选用棉、麻、丝类的织物,应少穿化纤品类服装,以免大量出汗时不能及时散热,引起中暑。
老年人、孕妇、有慢性疾病的人,特别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在高温季节要尽可能地减少外出活动。
2、别等口渴了才喝水
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因为口渴已表示身体已经缺水了。最理想的是根据气温的高低,每天喝1.5至2升水。出汗较多时可适当补充一些盐水,弥补人体因出汗而失去的盐分。另外,夏季人体容易缺钾,使人感到倦怠疲乏,含钾茶水是极好的消暑饮品。
3、保持充足睡眠
夏天日长夜短,气温高,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消耗也大,容易感到疲劳。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既利于工作和学习,也是预防中暑的措施。
在炎炎夏日,除了要做好防高温中暑的准备,还要注意调节心理和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日常生活应劳逸结合,清淡饮食,多饮水以调节体温,多吃清火的瓜果蔬菜等,给心情也降降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