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7月底进入伏天,山西就像走进了“火炉”,每天的最高温度都奔着35℃去了。而前段时间全省阴雨天气,让处于黄土高原的人们感受到的是湿热气候。三伏天初伏10天,从7月17日至26日;中伏20天,从7月27日至8月15日;末伏10天,8月16日至25日。
今年入伏以来,全国各地都进入高温模式,不少地方由于高温酷晒,当地居民都出现了健康问题。7月26日,安徽滁州来安县的快递员何某顶着酷暑送快递突然晕倒,抢救无效死亡,年仅28岁。同一天,杭州一63岁男子,因为工作环境不通风,比较闷热,下班回家后一小时被家人发现昏迷在床上,入院时体温高达42.2摄氏度,是严重热射病。
每天近人挂急诊总有三五个是中暑的
8月3日23时许,医院急诊科。与白天川流不息的病人相比,晚上这里明显安静一些,但还是不时有病人就诊。近24时,一名50岁左右的男子在家人搀扶下来就诊。男子捂着腹部一脸痛苦的表情,说这几天因为家里有事,他心情不好,但还得天天一大早就出门,经常在外面跑一天,3日下午就开始肚子疼。自己在家喝了两支藿香正气水,但好像没啥用处,还是一直疼。
给男子看病的医生董志勇告诉记者,男子受情绪和天气影响,出现肠道紊乱的症状。在这个时候,喝藿香正气水是不合适的,不仅不能缓解症状,反而会起到坏作用,刺激肠胃,使病情更为严重。中暑是指人体在高温或强烈日光暴晒环境中体温调节功能紊乱,突然发生高热,皮肤干燥,无汗,意识丧失或惊厥等症状的一种疾病。刚出现中暑症状时,可以喝藿香正气水。
据了解,最近一段时间,医院的急诊每天平均挂号有将近个,一般会有3到5人是中暑,拉肚子、腹泻、呕吐的就更多了,因为高热天气下食物容易腐败,吃了腐败食物就容易胃肠炎。不过,情况没有南方一些城市那么严重,会出现死亡情况。今年没有因为中暑进过重症监护室的,一般是在观察室做处理后就可以离院了。来就诊的多是在户外工作的,比如工地上的工人、快递员,等等。董志勇提醒户外工作人员,一定要及时补充水分,像快递员等,长时间在烈日下,会大量出汗,他们又到处跑,很可能顾不上喝水,这样就容易出现脱水状况。
防暑大作战1.只为20分钟的上班路夏天花+的防晒费(畅女士29岁公司职员)小畅在太原市长风街平阳路口附近的一家私营企业从事会计工作。年结婚时,为了方便上下班,小畅的新房就买在长风东街口,从家出发乘公交到公司,20分钟就够用了。
但是这样一段在很多人看来便捷的上班路,有时也让小畅犯愁,尤其是在夏天。“夏天太晒了。”小畅是小麦色肤色,很容易晒黑。年仗着家近,小畅懒得用防晒霜,结果夏天过后肤色就被丈夫嫌弃了,小两口为此还吵过两次。年夏天还没来,小畅就未雨绸缪,开始购买防晒用品。“当时在商场买了把50元的遮阳伞,多元的防晒霜。”但之后又在朋友推荐下买了瓶多元的品牌防晒霜。“效果不错,就是太贵,一瓶只有30ml,根本不可能脸上、身上都涂。”第一年,小畅的脚腕胳膊还是晒黑不少。到了年夏天,小畅总结经验,买了3瓶防晒,多元的用在脸上,又买了两瓶70多元的防晒喷雾,另外还在网上买了防晒套袖。今年,小畅的防晒品又升级了。“之前防晒伞是布的,网上说防晒效果一般,今年就下狠心花元买了有涂层的,据说效果特别棒,还防中暑。”此外,小畅的防晒霜升级到元一瓶,身上涂的防晒延续去年的买了一瓶。小畅还发现有一种隐形丝袜防晒效果也不错,60元一盒。今年夏天共计为防晒消费多元。“女人嘛,爱美是天性,虽然我也觉得这钱花得不少,但只要能不晒黑就值。”2.30℃的办公室不出门也中暑(赵先生27岁文员)夏天到了,一向自以为不太怕暑热的赵先生,前两天在办公室突然就中暑了。
赵先生之前在湖南读的大学,四年南方生活,由于宿舍没有空调,毕业后回到太原,总觉得夏天与在南方相比简直是避暑胜地。
8月1日中午,太原艳阳高照,室外温度在35℃以上,办公室虽然有空调,但由于人多、空调效果不明显,室内温度也有30℃。“当时为了让空调能起更大作用,办公室的门、窗都紧闭着,担心进来热气。”坐在办公桌前,赵先生感觉越来越气闷,头有点晕乎乎的,虽然不怎么活动,早晨才洗过澡,但身上总黏着一层汗。为了降温,赵先生打开小风扇,才吹了三四分钟,赵先生感觉更不舒服了。“就觉得恶心、胸闷。我把小电扇关了,但还是难受。”赵先生担心是中暑,上网查了查自己症状,还真的很像轻微中暑现象。好在办公室备着藿香正气水,赵先生赶紧喝了一支,又喝了一大杯水,这才感觉缓过来。“原来以为在太阳下才会中暑,没想到坐在办公室啥都没做就中暑了。这天气真是没法说了,赶紧降温吧。”
(网络配图)
3.开车上班能防晒?结果车内温度更烫人(许女士30岁公司职员)家住太原的许女士,住所距离公司路程较远,又没有直达的公交,平时上下班,许女士都会开车。但是,夏天来了,原本觉得开车能避开暴晒和暑热的许女士发现,轿车也会“中暑”,还可能连带主人遭殃。每天上班还好,但傍晚准备回家时,晒了一天的车简直成了“热库”。“有一天着急,正好当天温度高,5点多阳光还是很强烈。开了车门,一股热浪涌出,坐在车垫上,屁股都烧得疼。但因为着急,上车开了空调就启动车子。开始空调吹的还是热风,车里那温度简直了,估计跟火焰山也有的一拼。”这么着急开车赶路的结果,就是回家后大腿被烫红了,另外还有些头疼,两腿发软,中暑了。“后来看新闻才知道,汽车晒一天温度能达到60℃。”之后,许女士傍晚开车回家就会格外注意,先打开车门晾几分钟,散发一下积着的热气,然后打开空调。不着急时等个四五分钟再走,路程中就没有那么气闷燥热了。4.吹了一个小时空调一家五口都病了(小文20岁高校学生)7月31日11点多,放假回到太原的小文感觉家里闷热难忍。虽然客厅装着空调,但由于和爷爷奶奶一起住,两位老人都已75岁高龄,担心空调影响老人身体,这几年不论夏天多热,小文家都不开空调。但这天,小文闷热得实在受不了,即使开窗通风,风吹进来都是热的。小文跟家人一商量,决定开一会儿降降温。“我开空调时,设置温度是24℃,我觉得低,还上调了2℃。”小文说,空调打开后,一家人都没有在客厅久呆,而是各自回了卧房。12点多,小文妈妈在厨房做饭,走到客厅取东西,身上就是一哆嗦。“妈妈说‘太冷了’让我们关空调。”虽然小文觉得开了空调温度刚刚好,可还是听话关闭了。当时空调大约开了一个小时。结果当天晚上,小文爸爸和小文妈妈就感冒了。第二天早晨,小文爷爷说话鼻音很重,也有些感冒。8月3日,小文和小文奶奶出现感冒症状。至此,小文一家五口人都感冒了。“没想到开一个小时空调,竟然一家人都生病。”小文说,这几天家人们都堵着鼻子、哑着嗓子、吃着感冒药度日,一家人一致决定,以后再也不开空调了。(网络配图)
5.三豆汤、酸梅汤做起来就为防止家人中暑(刘女士58岁家庭主妇)夏天来了,太原市民刘女士又开始给丈夫和女儿熬绿豆汤,用以解暑。但今年熬过两次后刘女士就“抛弃”了绿豆汤,转而投向一种黑乎乎的豆子汤。“这是三豆汤,是绿豆、黑豆和赤豆混合在一起,加三倍的水熬煮的。绿豆清热解暑,黑豆补肾益精清热,赤豆清热利尿消肿,感觉比单独的绿豆效果好。”三豆汤是刘女士在订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