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得白癜风的原因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yy/140322/4358975.html
不知不觉已经和六月说再见了,
阵阵暑意来袭,
冰冰凉凉的西瓜招着小手,
那么今年的夏季攻略,
你准备好了吗?
和学小工一起来get吧!
攻略一:防暑小百科夏日炎炎,要学会点防暑小技巧哦,不仅可以预防自己中暑,也可以帮助到他人呢!
衣1.避免赤膊外出
当地面温度比人体温度还要高的时候,如果光着身子的话,皮肤的散热功能就会下降,而且还会从外界吸收地面环境中的热量,从而让皮肤更容易受伤,所以薄的长衣、长裤更有利于防暑。
2.应穿浅色的、丝、棉、麻制的衣服
丝绸具有最佳亲肤性且兼具舒适与美观,棉麻服饰能够快速吸汗保持身体的透气干爽,还能减少人体排汗。
食
1.及时补充水分
夏季应多喝白开水或淡盐(糖)开水且少喝饮料。要多饮水,出汗多的人可饮淡盐水,喝盐水时,要少量多次地喝,才能起到预防中暑的作用。
2.注意补充营养
夏天人们食欲减退会限制营养的吸收。应注意补充足够的蛋白质(鱼、肉、蛋、奶等),多食梨子、西瓜等水果,可饮一些消暑清热化湿的凉茶,或饮冬瓜、莲蓬、薏米仁汤水等。此外,绿豆汤、酸梅汤等也是方便理想的消暑饮料。
住1.空调室内外温差不宜太大
使用空调室内外温差不超过5度为宜,即使天气再热,空调室内温度也不宜到24度以下,同时空调不要对着自己吹。
2.生活起居要规律
不经常熬夜,保证充分的睡眠,但午睡时间不宜过长,否则醒来后会周身不舒服而更加困倦,睡眠时注意不要躺在空调的出风口和电扇下。
药1.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水可以用于中暑而引起的呕吐、腹泻。当然它对于防暑也有很大的功效。但是如果是高温暴晒而引起的中暑,那么就不建议使用“藿香”了。
2.“十滴水”如果身体因高温中暑而引起头晕、高烧、头疼,那么就应该服用“十滴水”。但是要特别指出的是,“十滴水”对防止中暑并没有太大的作用,所以没有必要随意服用。
3.仁丹
仁丹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以有效的解暑,治疗中暑引起的头晕、恶心、胸闷等。成人一次可以服用10-20粒,但是小孩和老人最好不要使用。
4.风油精
可解中暑引发的头疼、头晕。当然,风油精还可以有效的预防晕车,防虫。出汗时和有过敏体质的人要慎用。
攻略二:健康度夏夏天的特点是燥热,“热”以“凉”克之,“燥”以“清”驱之。因此,清燥解热是夏季养生的关键。
夏季养生要牢记“四不”:
夏不坐木夏天由于雨水较多,湿度大,长期放置在露天里的木材、椅凳等,在经过长时间的露打雨淋后,含水分较多,经太阳一晒,便会向外散发出热乎乎的潮气,如果人在上面坐久了,会诱发痔疮、皮肤病、风湿和关节炎等病症。
夜不露宿
人在睡眠的时候,身上的汗腺仍然会不断地向外分泌汗液,以散发体内的热量,而人在入睡以后,整个机体都处于放松状态,抵抗力暂时下降,这时气温与体温之差会逐渐增大,如果此时受凉,很容易导致头痛、腹痛、关节不适,引起消化不良和腹泻等症状。
午睡不能少
夏季气温高,人体的新陈代谢旺盛,容易疲劳,加之天气炎热,往往夜间睡眠不足。因此,如果有条件,中午睡上一个小时,会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和休息。
不贪冷食夏季气温高,当大量吃下冷食后,胃肠在受到大量冷食刺激后,会加快蠕动,缩短食物在小肠的停留时间,这将直接影响人体对食物营养成份的吸收。同时,夏天由于体温较高,胃肠温度也相对较高,骤然间受到大量的冷刺激,还有可能导致胃肠痉挛,引起腹痛。
攻略三:夏季防疫安全我所欲也,凉爽亦我所欲也。当夏季高温遭遇安全防疫需要,两难问题如何解决?别着急,学小工这就送上攻略!
低风险地区是否佩戴口罩,遵照一个原则:在通风条件良好并且能够保持比较好的、安全的社交距离的情况下,可以不佩戴口罩。
居家、自驾——无需佩戴口罩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户外公园、超市商场、餐饮场所、展馆博物馆、体育馆健身房、农集贸市场——随身备用口罩,保持1米以上社交安全距离
会议室、办公室、写字楼、车间工地——高风险地区,佩戴口罩
空调怎么使用?
室内温度调节建议不低于26摄氏度,如能满足室内温度调节需求,建议空调运行时门窗不要完全闭合。
人员密集场所使用空调时,加强室内空气流动,可优先开窗、开门或开启换风扇等换气装置,或者空调每运行2-3小时须通风换气约20-30分钟。
中高风险地区应关闭回风,如在回风口(管路)或空调箱使用中高效及以上级别过滤装置,或安装有效的消毒装置,可关小回风。
食材处理事项:
不要在水龙头下直接冲洗生的肉制品,防止溅洒污染。
处理生的肉、禽、水产品等之后,要使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至少20秒。
购买、制作过程接触生鲜食材时,避免用手直接操眼鼻。
尽量不吃生的水产品,加工肉、水产品等食物时要煮熟、烧透。
提倡分餐、使用公勺公筷。
夏天不仅有小桥流水人家,
也有冰淇淋和冰镇甜瓜,
夏天是三十九度的风,
和你一起做着风一样的梦。
这个夏天,是限量版哦!
-TheEnd-
策划
网络文化工作中心
编辑
刘惠惠
审核
刘冠琪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