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5日
太平镇张先生的儿子与同姓兄弟上山祭祖
突然中暑休克
同行的医务工作者紧急抢救
完整视频↓↓↓
今天,张先生特地带着感谢信和锦旗上门感谢救人医生,他们是区疾控中心干部张雪亮、太平卫生院医生黄伟静、陆展锐和医学院学生张俊艺。
张雪亮外出,其同事李静华代为接收太平卫生院医生黄伟静、陆展锐张先生希望更多人知道他们的善举,传递正能量。
什么是中暑?
过了谷雨节气,就意味着夏天要到来了,最近几天,气温升高,大家要注意了。
医院急诊科医生侯其刚介绍,中暑简单说,就是人体的热量散不出去,大量积聚在体内,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发生障碍,从而出现头晕、眼花、心慌、胸闷等症状,严重的还会发生昏迷。
按病情程度和表现特点,中暑分三类
先兆中暑
表现为口渴、头晕、耳鸣、胸闷、心悸、四肢无力等症状。出汗但不多,体温可略有升高,发热可能在37.5℃左右。如能及时离开高热环境,经短时间休息后症状即可消失。
处理方式:
可移到阴凉地,将衣领打开,吹吹风扇,用毛巾擦拭身体,再喝点淡盐水或淡茶水,中暑症状一般能很快缓解。若还不太舒服,可用清凉油擦拭太阳穴,喝藿香正气水,或含服人丹。
轻度中暑:
既有先兆中暑症状,同时又表现为面色发红、皮肤灼热等现象,并伴有恶心、呕吐、大量出汗、皮肤湿冷、血压下降等症状。发热往往达38.5℃。轻度中暑者经治疗后,一般4-5小时内可恢复正常。
处理方式:
如果发烧不太重,可以用冰块擦拭其身体的大血管处,或用温水擦身,医院用药物补充液体,帮助散热。
重度中暑:
大多数情况是在高温环境中突然昏迷。此前常有头痛、麻木与刺痛、眩晕、烦躁或精神错乱、肢体抽搐等,皮肤灼热而绯红,体温常在40℃以上。
处理方式:
应将其平放在阴凉处,注意环境位置的安全,然后拨打。在等待救护车的过程中,应将病人衣扣打开,头尽量后仰打侧,用冰块或西瓜皮擦拭患者的身体。
若病人出现抽搐症状,可按压其人中穴;病人有胸闷不舒服,可按压内关穴。要保持患者气管的通畅,发生呕吐时要把分泌物倒出。
清新新闻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