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且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违者举报抄袭。
广东的夏天来的特别早,刚踏入五月,就已经感受到夏天的热情,室外温度已经高达30多度。五一小长假,家长们都趁机带小朋友出去玩。我和宝爸,带着女儿琦琦来到儿童公园。公园人多车多,等我停好车,宝爸已经带着女儿在太阳底下玩了大半个钟了。没过多久,女儿就喊累,嚷着要回家。我看着她通红的脸,摸摸后背,滚烫滚烫的。回到车里,开着车,女儿已经有点犯困了,还嚷着肚子痛,摸摸还是烫,赶紧让宝爸给她肚子,脖子后抹上驱风油,驱车回家。
回到家一量,39.3℃,马上上了退烧药对乙酰氨基酚,半个钟后出了一身汗退了烧,睡了一午觉后估计药效过了,体温又上升到39.8℃。我想她应该是中暑了,赶紧开了一剂中药让宝爸抓了,然后哄她喝下。晚上睡觉前再喂了退烧药,给她推拿,半夜再测体温,已经退回37度。一觉天亮,天亮醒来,测体温38度3。推了脊柱,微微汗出。怕她反复,再开中药喝了。然后体温慢慢恢复正常。
这里,跟宝爸宝妈们分享经验。夏天来临,我们应该怎么预防宝宝中暑呢?如果宝宝中暑了应该怎么办?
一、如何判断宝宝中暑?
宝宝中暑的突出表现是高热,一般中暑时体温往往达到38℃-39℃,严重的中暑甚至体温可达41℃以上。病初患儿出汗较多,继而因出汗太多可能引起丘脑下部和汗腺功能失调,皮肤反而无汗,干而灼热,面部潮红,无汗时患儿体温往往会进一步迅速升高。同时伴有口渴,精神萎靡或烦躁不安,有的患儿又出现惊厥和昏迷,严重时并发脑水肿、呼吸衰竭、循环衰竭和重要脏器功能损害。按照中暑程度分为以下三种:
1.先兆中暑:几招处理宝宝夏日中暑在高温的环境下出现头痛、眼花、耳鸣、头晕、口渴、心悸、体温正常或略升高,短时间休息可恢复。
2.轻度中暑:除以上症状外,体温在38℃以上,面色潮红成苍白、大汗或无汗、皮肤干灼热、血压下降、脉搏增快,尿少或黄。
3.重度中暑:也称热衰竭,表现为:皮肤凉;过度出汗;恶心、呕吐;瞳孔扩大;腹部或肢体痉挛;脉搏快;常伴有昏厥,昏迷,高热甚至意识丧失。
二、外出如何预防中暑?
夏天外出,防范措施不可少。
首先,准备好防晒工具:比如帽子、伞,穿宽松纯棉衣服,带宝宝汗巾。由于我是从超市接到爸爸和宝贝就出发的,所以这点没做好。10时至16时这个时间段的阳光是最强烈的,尽量不要在这个时间段外出暴晒。
第二,要及时补充水分。在炎热的夏季外出,家长们要定时给孩子喝水,20~30分钟为宜,如果出汗较多,可以适量带点淡盐水。
第三,谨防冷热交替。夏天多开空调,因儿童身体的体温调节功能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当从空调环境进入到温差较大的室外环境,容易发生中暑。因此,建议空调不宜与室外温度相差较大,并注意通风。
第四,外出备防暑药物:比如藿香正气散,六一散等。
第五,饮食以清淡为好。多食青菜水果,如西瓜、冬瓜、凉瓜等解暑食物。可以服用冬瓜薏米粥、绿豆海带汤、荷叶粥等。
三、中暑了怎么办?
一旦发现宝宝有中暑的症状,家长们先不要惊慌,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尝试给宝宝降暑。
1、移。立即将宝宝移到通风、阴凉、干燥的地方:如走廊、树荫下或有冷气的房间休息。解开衣裤,有助于呼吸和散热。
2、敷。用凉凉的湿毛巾冷敷宝宝头部。
3、擦。用温开水把毛巾浸湿,擦拭孩子的脸部、颈部、四肢、腋窝、腹股沟等。
4、泡。可以给宝宝泡温水澡。
如果上述物理方法不能使宝宝体温降下来,或是反复发烧,那么我们可以选用退烧药。如对乙酰氨基酚(泰诺或百服宁)或是布洛芬(美林)。
另外,我在这里分享一下我们中医的传统疗法。
中药方:新加香薷饮。
香薷5克,银花6克,扁豆花5克,厚朴5克,连翘3克。(三岁量)
祛暑解表,清热化湿。暑温初起复感风寒。证见恶寒发热,无汗,心烦而赤,口渴,苔白。
加减:
高热大汗出,加石膏15克。
舌苔白腻,口臭。加麦芽10克,神曲10,山楂10。
尿黄,或泄泻。加六一散,即甘草3克,滑石15克。
舌尖红,加淡竹叶5,茯苓10。
小儿推拿:
清天河水5分钟;退六腑5分钟;清肝平肺2分钟;清脾胃2分钟;清心经2分钟;揉板门50次;掐揉二扇门10次;推天柱骨至发红;推脊至发红;揉涌泉50次。
是vivi医生的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