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中暑事件应急处置方案

1危险源与危险分析   1.1安全风险   通过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以下安全风险,可能会导致发生高温中暑事故。   1.1.1高温场所内作业;   1.1.2日光曝晒环境中作业;   1.1.3工作强度过大;   1.1.4作业人员连续工作时间过长;   1.1.5作业人员睡眠不足或过度疲劳。   1.2发生事故的条件   1.2.1高温场所内通风条件差;   1.2.2日光曝晒下作业且无防暑降温措施;   1.2.3在高湿度环境下作业;   1.2.4作业人员患有相关疾病;   1.2.5作业人员精神紧张或身体状况不良。   2高温中暑防治措施   2.1盛夏期间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室内应开窗使空气流通,地面经常洒水,设遮阳窗帘等,有条件的安装空调。   2.2主动加强与上级气象业务单位的天气会商,及时发布高温中暑事件预警及相关信息。   2.3改善高温作业条件,加强隔热、通风、遮阳等降温措施,   2.4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避开高温作业时间。   2.5加强对高温中暑病例监测、报告,对夏季露天作业工地等重点场所开展主动监测,做好高温中暑病人的救治。   2.6向高温环境作业人群提供预防性给药。   2.7设置休息区域,配置供水点,发放饮水杯。   2.8开展防暑降温知识宣传,增强作业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   3应急响应   3.1作业人员感觉到头痛、心慌时应立即到阴凉处休息、饮水。   3.2中暑后的症状   3.2.1中暑先兆:在高温环境下活动一段时间后,出现乏力、大量出汗、口渴、头痛、头晕、眼花、耳鸣、恶心、胸闷、体温正常或略高。   3.2.2轻症中暑,临床表现为头昏、头痛、面色潮红、口渴、大量出汗、全身疲乏、心悸、脉搏快速、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升高至38.5℃以上。   3.2.3重症中暑,包括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三种类型,也可出现混合型。其中:热射病(包括日射病)亦称中暑性高热,其特点是在高温环境中突然发病,体温高达40℃以上,疾病早期大量出汗,继之"无汗",可伴有皮肤干热及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等。   热痉挛主要表现为明显的肌痉挛,伴有收缩痛。好发于活动较多的四肢肌肉及腹肌等,尤以腓肠肌为著。常呈对称性。时而发作,时而缓解。患者意识清,体温一般正常。   热衰竭起病迅速,主要表现为头昏、头痛、多汗、口渴、恶心、呕吐,继而皮肤湿冷、血压下降、心律紊乱、轻度脱水,体温稍高或正常。   3.3中暑后的处置方法   3.3.1及时脱离高温环境,迅速将病人移到阴凉、通风地方,垫高头部,解开衣扣,平卧休息,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变化。   3.3.2用冷水毛巾敷头部,或用冰袋置于中暑者头部和大腿根部等部位,或用30%洒精擦身降温,并补充淡盐水、冷西瓜水、绿豆汤等含盐清凉饮料,清醒者也可服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   3.3.3对日光照射病者应严密观察意识、瞳孔等变化,头置冰供暖或冰帽,以冷水洗面及颈部,以降低体表温度,有意识障碍呈昏迷者,要注意防止因呕吐物误吸而引起窒息,将病人的头偏向一侧,保持其呼吸道通畅。   3.3.4对重症中暑者应立即送往医疗机构进行治疗。

往期推荐:

视频:员工中暑了怎么办,看完这就知道了

应急管理部现行有效部令截止年3月

生态部门令(从开始到现在)

一场悲剧让厂长,总经理和董事长失去生命,两人还是兄弟

《幸福杀手》,幸福来之不易

总有爱你的人等你回家

你家的燃气灶安全了吗?

干货!持续更新..化工类安全知识大全!

为什么在家猝死的医生不能认定为工伤

文章除注明原创外全部为小编收集整理后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后台回复关键词获取干货

教育部丨违章的代价丨MSDS丨安全意见丨

叉车课件丨职业病丨隐患丨试车

点亮“在看”,第一时间收到最新消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ulizhongshu.com/zsyw/50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