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天中暑,这样处理

入伏后,不仅天气炎热,而且多雨潮湿。这种炎热天气下,在室外工作和活动的人群很容易发生中暑现象,特别是老、弱、病、幼和孕产妇等人员,耐热能力差,所以,这些人出门在外要特备注意。

中暑的常规处理

如果发生中暑,当牢记以下处理原则及时救治:

一、移:停止活动并迅速将患者移至阴凉、通风的环境中休息,脱去多余的或者紧身的衣服。同时垫高头部,解开衣裤,以利呼吸和散热。

二、敷:可用凉湿毛巾敷头部,或冰袋、冰块置于患者头部、腋窝、大腿内侧处,帮助降温。

三、促:适当按摩患者四肢皮肤,使皮肤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散热。同时,抬高下肢15~30cm,利于回流。

四、浸:将患者躯体呈45°浸在18℃左右井水中,以浸没乳头为度。老年人、体弱者和心血管病患者,水温不宜过低。

五、擦:用毛巾擦浸在水中的患者身体,一般擦15~30分钟左右,医院联系,进行及时抢救。

六、如果患者有反应,但没有恶心呕吐,可适当给患者喝水。也可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中药。

七、对于重症高热患者,降温速度决定预后。体温越高,持续时间越长,组织损害越严重,预后也越差。体外降温无效者,用4℃冰盐水进行胃或直肠灌洗,也可用4℃的5%葡萄糖盐水或生理盐水~ml静脉滴注,既有降温作用,也适当扩充容量,但开始速度宜慢,以免引起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

中暑后切忌大量饮水

专家提醒:中暑的时候千万不能饮用过多的水,这是因为在大量出汗的时候,汗液会带走很多盐分,造成人体内部电解质的失衡,如果这时候你再饮用大量的水,就会进一步降低电解质的有效浓度,而使病情加重。这也是中暑患者为什么会出现意识模糊、肌肉痉挛以及手足抽搐的主要原因。可以给中暑的人饮用一些淡盐水,来补充体内流失的电解质。

如何防范中暑的发生

为避免外出发生中暑,人们在夏季出门时,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

一、酷热天气,应尽量减少外出,减少户外活动和劳作,合理安排作息,注意降温,以防中暑。特别是老年人和体弱者更加应该注意。

二、如果必须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戴太阳镜,涂抹防晒霜,带上充足的水。

三、防暑降温药品随身带,如十滴水、仁丹、风油精、藿香正气水等要常备在身边,以防应急之用。

四、少穿化纤类的衣服,尽量选用棉、麻、丝类的织物,以免大量出汗时不能及时散热,引起中暑。

五、营造一个舒适的清凉环境,采用空调降温时,居室内与外界温差不宜过大,并在早晨和傍晚开窗通风透气,以保证室内空气新鲜。

六、静心养神。老年人应以一颗平常心对待暑热的侵扰,静坐室内或到林木茂盛的阴凉处静心养神,心境祥和,自然而然地忘却酷暑的烦恼。

七、适当锻炼,上班族存在着很大的中暑隐患,一旦出现停电或者在室外呆的时间过长,就会出现中暑。那么这时就应进行耐热锻炼,每天抽出一定时间到室外活动,主动适应自然气温,避免空调或风扇的风对着自己直接吹。

八、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因为口渴表示身体已经缺水了。最理想的是根据气温的高低,每天喝1.5至2升水。出汗较多时可适当饮用一些盐水,弥补人体因出汗而失去的盐分。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医学界护理频道。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本







































得了白癜风能治得好吗
好口碑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ulizhongshu.com/zsyw/11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