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职业性中暑?
职业性中暑是在高温作业环境下,由于热平衡和(或)水盐代谢紊乱而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和(或)心血管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
诊断标准为《职业性中暑诊断标准》(GBZ41-)。
2职业性中暑的诊断原则
根据高温作业人员的职业史(主要指工作时的气象条件)及体温升高、肌痉挛或晕厥等主要临床表现,排除其他类似的疾病,可诊断为职业性中暑。
3中暑先兆
中暑先兆(观察对象)是指在高温作业场所劳动一定时间后,出现头昏、头痛、口渴、多汗、全身疲乏、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
4职业性中暑诊断及分级标准
4.1轻症中暑
轻症中暑除中暑先兆的症状加重外,出现面色潮红、大量出汗、脉搏快速等表现,体温升高至38.5℃以上。
4.2重症中暑
重症中暑可分为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三型,也可出现混合型。
4.2.1热射病
热射病(包括日射病)亦称中暑性高热,其特点是在高温环境中突然发病,体温高达40℃以上,疾病早期大量出汗,继之“无汗”,可伴有皮肤干热及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等。
4.2.2热痉挛
热痉挛主要表现为明显的肌痉挛,伴有收缩痛。好发于活动较多的四肢肌肉及腹肌等,尤以腓肠肌为著。常呈对称性。时而发作,时而缓解。患者意识清,体温一般正常。
4.2.3热衰竭
起病迅速,主要临床表现为头昏、头痛、多汗、口渴、恶心、呕吐,继而皮肤湿冷、血压下降、心律紊乱、轻度脱水,体温稍高或正常。
5处理原则
5.1治疗原则
5.1.1中暑先兆:暂时脱离高温现场,并予以密切观察。
5.1.2轻症中暑:迅速脱离高温现场,到通风阴凉处休息;给予含盐清凉饮料及对症处理。
5.1.3重症中暑:迅速予以物理降温和(或)药物降温;纠正水与电解质紊乱;对症治疗。
5.2其他处理
中暑患者经及时处理,一般可很快恢复,不必调离原作业。
最近推文:
噪声等效A声级计算器(手机版)
职业禁忌证——请不要再把“证”写成“症”
关于在汽车制造和铅蓄电池生产行业开展尘毒危害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
关于做好年夏季防暑降温工作的通知
高温作业的危害及预防
5月1日起,这些标准开始施
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90号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