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日的夏季已经来临,温度也越来越高,在这酷暑难耐的日子里,稍微做点事,就会汗流浃背,就怕中暑。那么下面就来了解一下防暑小常识吧。
网络图
01
中暑的表现
1、先兆中暑
出现大量出汗、口渴、头昏、耳鸣、胸闷、心悸、恶心、体温升高、全身无力。
2、轻度中暑
体温会高于38.5摄氏度,除先兆中暑症状外,还会出现面色潮红、胸闷,有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大汗、皮肤湿冷、血压下降等呼吸循环衰竭的早期症状。
网络图
3、重度中暑
除上述症状,体温可高达40摄氏度,并伴有昏迷、痉挛及呼吸、循环衰竭,还可出现热痉挛,导致低血钠、低血钙及维生素缺乏等。
网络图
02
出现中暑症状如何处理
1、轻者要迅速到阴凉通风处仰卧休息,解开衣扣,腰带,敞开上衣。可服十滴水、仁丹等防治中暑的药品。及时补充水及电介质。
2、如果患者的体温持续上升时,有条件可以澡盆中用温水浸泡下半身,并用湿毛巾擦浴上半身。
3、如果患者出现意识不清或痉挛,这时应取昏迷体位。在通知急救中心的同时,注意保证呼吸道畅通。
网络图
03
中暑后的饮食大禁忌
夏季,天气炎热,特别是进入盛夏后,湿度明显增大,空气流通性差,更加显得闷热异常,常在室外劳作的人们或抵抗力低的人,很容易中暑。中暑后除及时采取治疗外,在饮食上也有四忌需要引起人们的重视。
网络图
1、忌大量饮水
中暑的人应该采取少量、多次饮水的方法,每次以不超过毫升为宜切忌狂饮不止。
因为,大量饮水不但会冲淡胃液,进而影响消化功能,还会引起反射排汗亢进。结果会造成体内的水分和盐分大量流失,严重者可以促使热痉挛的发生。
网络图
2、忌大量食用生冷瓜果
中暑的人大多属于脾胃虚弱,如果大量吃进生冷瓜果、寒性食物,会损伤脾胃阳气,使脾胃运动无力,寒湿内滞,严重者则会出现腹泻、腹痛等症状。
网络图
3、忌吃大量油腻食物
中暑后应该少吃油腻食物,以适应夏季胃肠的消化功能。
如果吃了大量的油腻食物会加重胃肠的负担,使大量血液滞留于胃肠道,输送到大脑的血液相对减少,人体就会感到疲惫加重,更容易引起消化不良。
网络图
4、忌单纯进补
人们中暑后,暑气未消,虽有虚症,却不能单纯进补。
如果认为身体虚弱急需进补就大错特错了。因为进补过早的话,则会使暑热不易消退,或者是本来已经逐渐消退的暑热会再卷土重来,那时就更得不偿失了。
04
中暑的预防
1、减少炎热天气的出行
在炎热的夏天我们可以减少出行,可以在上午、下午、晚上在出门做事,避免中午出去,这样我们就可以从源头避免中暑啦。
2、补充充足的水分
在夏天,及时补充水分是非常重要的,劳动和运动后会大量出汗,会导致体内的水分以及盐分流失,就会引起中暑,为了避免这一情况,要适当的补充些淡盐水或者糖水,不宜饮用白开水,而且宜狂饮。
盐水调制法:1公升水,放入盐1/2茶匙水调和,每15分钟喝半杯,一天喝3-4次。
网络图
3、辐射时间
太阳辐射最强的时候在中午的10-15点,应避开这个时间段外出,如避免不了,可在皮肤上涂些防晒霜,或者做好防护工作,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戴太阳镜等。
4、充足睡眠
在夏天,日长夜短,人体在这个季节新陈代谢也是最旺盛的,因为消耗的大,所以人总是感觉很疲劳,因此要保证有充足的睡眠,只有休息好了,才能更好的防止中暑的发生。
网络图
5、穿透气的衣服
在穿衣方面,一定要选择棉、麻、丝类、透气性好的衣服,这样我们身体时刻保持凉爽,可以快速的散热,以免大量出汗时不能及时散热,引起中暑。
6、多吃水果蔬菜,注意吃饮食清淡
水果蔬菜都富含大量的水分,特别是苦瓜能够清热解毒。
我们在夏天可以多吃清淡的食物,因为咸的食物等会让我们身体更加缺水,造成更容中暑,我们在夏天吃的清淡一些,我们就可以减少中暑的风险。对于老年人、孕妇和有慢性疾病的人,特别是心血管疾病的人,在高温季节最好尽可能的减少外出活动。
网络图
7、防暑药品
外出的时候,可在包包里备一些防暑降温药品,如藿香正气水、清凉油、风油精等,不舒服时抹一抹。
8、忌受热后“快速冷却”
夏天人们外出或劳动归来,喜欢开足电扇,或者立即去洗冷水澡,这样会使全身毛孔快速闭合,体内热量反而难以散发,还会因脑部血管迅速收缩而引起大脑供血不足,使人头晕目眩。
网络图
9、吹空调要有度
使用空调时室内外温差不宜太大,即使天气再热,空调室内温度也不宜到24度以下。睡眠时注意不要躺在空调的出风口和电扇下。
想知道更多健康生活技巧吗?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