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可致死三伏天,该如何预防中暑

说起哈尔滨最近的天气,用一个字概括就是“热”!

不仅是哈尔滨,全国也基本一片飘红↓

图源中国天气网

进了三伏天,中暑成了我们最需要注意的问题

中暑——是指人体在高温环境下,引起体温调节功能紊乱,散热机能发生障碍,导致的热能积累所致的以高热、无汗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主的综合征。

在日常生活中,中暑病死率可达20%以上。其中,重症中暑的死亡率甚至高达40%~50%。

如果身体出现了以下症状,一定要提高警惕,很可能就意味着已经中暑了!

1、先兆中暑

暴露于高温环境时,出现大汗、四肢无力、头晕、口渴、头痛、注意力不集中、眼花、耳鸣动作不协调等,此时体温可能升高。

这时一定要脱离高温环境,转移到阴凉的地方,及时通风降温补充冷盐水,短时间就可以恢复。

2、轻度中暑

先兆中暑症状继续加剧,体温上升到38摄氏度以上,并出现皮肤灼热、面色潮红或脱水,比如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症状。

采用和先兆中暑同样的处理方式,数小时内可恢复。

3、重度中暑

重度中暑包括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三种类型。

热痉挛多见于健康青壮年,表现为在高温环境下进行训练时,训练过程中或训练后出现短暂性、间歇发作的肌肉抽动,一般持续时间约3分钟。

通常没有明显的体温升高,可能是因为大量出汗时只补充水分、不补充盐分,体内大量缺失钠或者过度通气有关。

热衰竭多见于老年人、儿童和慢性疾病的人群。患者出现以血容量不足为特征的一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多汗、疲劳、乏力、眩晕、头痛、判断力下降,恶心和呕吐等。

此时体温升高,没有明显的神经损伤表现,但是如果不能及时诊治,会发展为热射病。

热射病分为劳力性热射病和非劳力性热射病。

劳力性热射病多见于健康年轻人,长时间暴露在高温、高湿、无风的环境中,进行高强度训练或重体力劳动一段时间后,出现发热、头痛或忽然晕倒、神志不清等。然后体温迅速升高,达到40摄氏度以上,出现谵妄、嗜睡和昏迷。

劳力性热射病会出现横纹肌溶解、急性肾衰竭、急性肝损害、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等多脏器功能衰竭等表现,病情恶化快,病死率极高。

非劳力性热射病常发生于年老、体弱(小孩)和慢病人群,一般发热较慢。刚开始症状不容易发现,1~2天后症状加重,出现神志模糊、谵妄、昏迷等。

患者体温可达到40~42摄氏度,直肠温度最高能达到46摄氏度,出现心衰、肾衰等表现。

如果在高温环境下出现出汗、口渴、头晕、头痛、高热等情况,就要考虑是不是发生了中暑。

如果是先兆中暑和轻度中暑,及时救护就可恢复正常。但如果出现了重症中暑的症状,医院。

如果有下面这些疾病和常服用这些药物,更要小心中暑!

1.疾病

心血管疾病、感染性疾病、代谢性疾病、系统性硬皮病、内分泌疾病。

2.药物

降压药、胃药、抗抑郁药、解热镇痛药、部分含有伪麻黄碱的感冒药。

发现了自己具有中暑的表现后,牢记急救“八字”原则:转移、降温、补水、转送。

要尽快去阴凉通风且干爽的地方,平躺并解开衣领,喝一点水,用湿毛巾擦拭身体,也可以喝一些藿香正气水。切记不要冲凉水澡,因为凉水会使皮肤的毛细血管收缩,反而不利于散热,甚至可能加重脑等重要器官的损伤。如果病情严重,医院进行治疗。

图源网络

那么我们该如何预防中暑呢?

1、保持凉爽

选择轻便、浅色、宽松的衣服,在室内保持凉爽。

天气炎热时,尽量将户外活动安排在早上或者晚上比较凉爽的时间段,或者在活动一段时间后,注意在阴凉的地方进行休息。

尽量不在热天进行锻炼,如果出现心跳加速、喘不过气、头晕、心慌等情况,需要立刻停止运动,在阴凉的地方及时休息。

避免晒伤,如果必须到户外去,可以戴太阳帽、太阳镜或者打太阳伞等,在外出前30分钟涂上防晒系数为15或更高的防晒霜,避免受到阳光的伤害。

与儿童在一起旅行时,一定不要将婴儿、儿童或宠物留在停放的汽车内。下车时要确保所有人都下车,不要忽视在车里睡着的孩子。

2、合理饮食,保持身体的水分

多喝水,及时喝水补充水分。

远离含糖或含酒精的饮料,这些饮料不但不解渴,还会使身体丢失更多的液体。冷饮喝多了还会引起胃痉挛。

补充盐和矿物质,在运动过后适当补充汗水中流失的盐和矿物质。

糖尿病患者或者高血压患者要注意限制盐分的摄入,遵医嘱饮用运动饮料。

高温天气,饮食要清淡,不适合吃高热量、油腻、辛辣的食物,可以准备一些防暑降温的食物,比如绿豆汤。

3、随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ulizhongshu.com/zslx/506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