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ldquo初伏rdquo,

在武汉

要习惯一秒入夏

要习惯四季如冬

要习惯划船回家

要习惯这座熟悉的城市

那么

今日是年的三伏天总共有40天,

其中7月17日“初伏”,

7月27日“中伏”,

8月16日“末伏”,

8月25日“出伏”。

三伏天里要合理作息,

饮食清淡,并及时补水。 

每年的7、8月份是中暑的高发期,而这段时间又正在孩子的暑假期间,武汉虽然雨季不断偶尔气温下降,但是一秒到夏天闷热的天气也让人非常难受,如果孩子在闷热的天气户外活动时间过长的话,一不留神就会中暑。

因此,家长们应该知道如何预防儿童中暑,以及当孩子中暑时应该怎么办。

儿童为何容易中暑

儿童的体温调节中枢发育未成熟,对环境气温变化适应性差,如果在日光下暴露的时间稍长一些,体温容易快速升高;而且他们的汗腺不发达,体内水分贮存也有限,散热不明显;加上孩子的新陈代谢快,产热多,如果周围环境温度超过体温,更容易促使体温上蹿,各种原因之下,导致孩子夏天极易中暑。

存在以下情况属于高危中暑的孩子:

一是有慢性疾病的孩子,如糖尿病、囊性纤维化、心脏疾病等;

二是是患有急性病期间的孩子,如发热、胃肠炎等;

三是剧烈运动,尤其是对热耐受差、超重或肥胖的孩子,中暑几率也会大大增加;

四是正在服药的孩子,例如服用抗组胺药、利尿药等,会影响人体机体体温调节能力;

五是有过暑热病史的孩子,他们对高热适应和调节能力差,也是暑热病的高危人群。

中暑的三个阶段

中暑是指由于高温或引起高热的疾病使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而发生的综合症,产生中暑的因素除了气温外,还与湿度、日照、高温环境暴露时间、体质强弱、营养状况、水盐供给以及人体的健康状况有关。孩子的抵抗力不如成人,长时间在高温和热辐射的作用下,容易使其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散热慢,导致体温上升而中暑。

中暑先兆

出现头昏、头痛、口渴、多汗、全身疲乏、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

轻症中暑

轻症中暑除中暑先兆的症状加重外,还出现面色潮红、大量出汗、脉搏快速等表现,体温升高至38.5℃以上。

重症中暑

分为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三型,也有混合型的。

热射病,最严重的中暑反应,死亡率达5%~30%,是临床表现最严重、处理最复杂,死亡率最高的中暑。热射病的一个鲜明特点是发病时体温陡增,同时会有全身乏力、头昏、头疼、恶心、嗜睡或昏迷等症状。持续高烧(42℃以上)状态,还会出现意识障碍、脉搏快、脉压增大、血压偏低或休克。一旦发生高热情况就应立即入院,如不及时,严重者就会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导致死亡。

热痉挛,主要表现为明显的肌痉挛,伴有收缩痛。好发于活动较多的四肢肌肉及腹肌等,尤以腓肠肌为著。常呈对称性。时而发作,时而缓解。中暑者意识清,体温一般正常。

热衰竭,起病迅速,主要表现为头昏、头痛、多汗、口渴、恶心、呕吐,继而皮肤湿冷、血压下降、心律紊乱、轻度脱水,体温稍高或正常。

儿童中暑的几大症状:

体温达39℃~40℃时,出冷汗,皮肤湿冷;

皮肤发红、发烫,并且干燥;

呼吸和脉搏加快,接着会显得很疲乏,甚至发生抽筋或昏迷;

出现恶心、头晕,失去方向感,表现得昏昏沉沉,对外界反应迟钝。

儿童中暑的紧急处理方法

立即脱离高温环境

孩子中暑了,应立即脱离高温的环境,将他们转移至走廊、树荫下等通风、阴凉的地方,让他们好好休息。

需要注意的是,降温方式要温和,避免骤降。如不应将中暑的孩子立刻抱进温度过低的空调房,而是给孩子吹风扇,或温度适宜的空调间内。

物理降温

孩子中暑了,让他们平躺仰卧,并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并立即解开孩子的衣扣,脱去或松开衣服。同时,家长给孩子做物理降温,可以通过用湿毛巾擦拭孩子的全身来降温,也可以用冷帕子敷孩子的额头以达到降温的目的。

药物祛暑

孩子中暑了,家长可以给他们口服仁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药物,还可以在他们的额部、颞部涂抹清凉油、风油精等药物。但是家长不要擅自给他们吃退热药,或抗生素等药物。

刮痧

刮痧是中医特色疗法之一,当孩子中暑了,可以给他们尝试刮痧。刮痧疗法指用光滑的硬物器具或手指、金属针具等,在人体表面特定部位反复进行刮、挤、揪、捏、刺等物理刺激,造成皮肤表面瘀血点、瘀血斑或点状出血,通过刺激体表脉络,改善人体气血流通状态,从而达到活血祛瘀、调整阴阳、舒筋通络、清热消肿、扶正祛邪的作用。

不过,家长如果不懂刮痧疗法,最好别胡乱尝试,避免伤及孩子。

饮食调理

孩子中暑了,在意识清醒的情况下,家长应让他们多次饮淡盐水,补充足够的水分和盐分。如果不是很严重,或已经基本恢复时,家长给可以他们煮些绿豆粥、冬瓜汤等食物,或给他们喝一些鲜果汁、吃些西瓜等水果,但不要给孩子吃油腻的食物。

医院就诊

如果孩子到达重症中暑,出现精神萎靡、烦躁不安、惊厥、昏迷、抽搐等症状时,医院,以免延误治疗。

儿童中暑后处理的三大误区

误区一:过量饮水

中暑后须大量补充水分和盐分,但过量饮用热水反而会使孩子大汗淋漓,造成体内水分和盐分进一步的大量流失,严重时还会引起抽风现象,反而得不偿失。

正确的做法:少量多次饮水,每次饮水量以不超过毫升为宜。

误区二:过量进食

中暑后不能让孩子吃油腻腥的食物,过多的食用会增加消化系统的负担,使大量血液滞留于胃肠,而输送到大脑的血液便相对减少,营养物质也不能被充分吸收。

正确的做法:应尽量让孩子多吃一些清淡爽口的东西,以适应夏季的消化能力。

误区三:冷食伤身

有的父母发现孩子中暑后身体很干渴,特别爱吃冷饮和瓜果类食物,就满足了他的要求。其实这样做对孩子的身体有害无益,因为中暑后冷饮和瓜果都不能多吃,因为凉性食品会损伤孩子的脾胃。

正确的做法:少吃或不吃冷饮;瓜果类要控制一次吃的量,也不要直接吃刚从冰箱拿出来的瓜果。

儿童中暑后的护理

喝水

喝的时候要慢慢,不要渴了就猛喝;要喝温开水,冰水、冷水少喝或不喝;要喝新鲜温开水,不要喝“陈”水;还可以多喝加淡盐的温开水;要定时饮水,不要等口渴时再喝。

饮食

饮食也不宜过冷、过油、过量。

保证充足睡眠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不宜在炎热的中午强烈日光下过多活动。

留意体重变化

中暑有可能导致身体在连续几天内逐渐虚脱,所以如果出现体重在数天内直线下降的情况,应加以留意。

慢慢适应气温的转变

从事户外活动时要放慢速度,不要逞能。

外出做好防暑措施

外出要戴帽子减缓头颈吸热的速度,特别是有些被剃光了头的孩子;不要打赤膊,以免吸收更多的辐射热,通风的浅色棉衫比赤膊更有消暑的作用。

如何预防孩子中暑

避开高温时间出门

中午时分太阳是最猛的了,温度也达到了最高峰,所以,要避开高温时间带孩子出门。

外出做好防晒措施

给孩子带上防晒帽,穿上防晒衣,可以防止孩子直接暴晒在阳光底下。

适当补水

家长最好定时督促小孩子喝水,每一次不用喝很多的水,只要少量多次的补水,避免出现脱水中暑的情况。

穿衣得当

有些大人担心孩子受凉,总给孩子穿很多。其实并非如此,小孩子新陈代谢快,比大人更怕热。夏天只要穿着和大人一样多,而且色调以清淡为主,这样才不容易导热中暑。

室内通风

即使是开空调的房间,也要在早晚开窗通风,而且不要让孩子长期处在空调环境中,儿童身体的体温调节功能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当脱离空调环境后就很容易出现中暑。

饮食消暑

暑天可喝些绿豆百合汤等,有清热消暑功效。

眼下酷暑的三伏天才刚开始,家长一定要为孩子做好防暑工作,让孩子过一个安全、舒心的暑假!

另三伏天要注意这6件事:

三伏天酷热高温,人们喜空调,爱冷饮,喝水多,导致湿气侵入人体,而外湿入内,使水湿固脾,引起积水为患、身体不适等。快来看看下面这几件三伏天应该注意的事。

一、颈椎最怕吹

  天气热自然很多家庭都长时间开着空调,颈椎对着空调吹,周围的软组织会产生病变,形成肌肉和皮下组织的慢性炎症,造成颈部持续痉挛、后背酸痛等后果。建议室内空调温度不要低于25摄氏度,肩背部不要直对着空调。如果温度不能自行调节,可以在肩上搭个披肩,晚上洗个热水澡。

二、喝水最怕快

  由于气温高,身体缺水速度也会加快,很多人习惯大口大口地喝水。如果喝水太快,水分会快速进入血液,在肠内被吸收,使血液变稀、血量增加,心脏不好,尤其是患有冠心病的人就会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严重的可能导致心肌梗死。

  因此,夏天喝水不能喝太快,要少量多次。每次只喝~毫升,身体吸收得更好,也不能贪凉,10度以上的温水对身体最好。

三、眼睛最怕晒

  在烈日下,眼睛是最脆弱的器官。专家提醒,眼睛喜凉怕热,不注意防晒,很容易提前老化,并引发各类眼疾。如果要在上午10点到下午4点外出,最好戴上太阳镜、帽子或打遮阳伞。太阳镜颜色以茶色、淡绿色防紫外线效果最佳;可以多吃点养眼的食物,比如桂圆、山药、胡萝卜、红枣等;夏天细菌繁殖快,尽量少用手揉眼睛;流水洗脸,可减少眼睛疾病。

四、晨练最怕早

  夏天天亮得早,不少人早早到公园去晨练。清晨,植物经过一夜的新陈代谢,吸收氧气,呼出大量的二氧化碳,使树木花草多的地方二氧化碳的浓度增高。研究表明,夏季早晨6点前,烧煤和汽车尾气排放等产生的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各种有害物质在空气中聚集较多,正是污染的高峰期,呼吸了这些污浊的空气对人体会产生有害的影响。因此,夏季晨练时间不宜早于6点。

五、家里最怕

  夏天闷热、湿度大,使得灰尘更容易附着在空气里,进入人的皮肤和体内。由于肉眼很难发现,人们常常疏于清理,它们长期漂浮在空气中,并大量附在物品表面,成为空气中尘螨及霉菌孢子的栖身地。这些脏东西会趁机进入呼吸系统,进而引发哮喘、鼻炎等多种疾病。建议夏天应增加清洁的次数,两三天打扫一次。

六、肠胃最怕凉

 春夏要养阳,要生发、发散,而寒凉食物有收缩作用,尤其是对肠胃和邻近的心脏和动脉有刺激,导致痉挛。所以,吃凉\冰冻饮料、冰淇淋、冷饮不符合季节养生。一年四季之中,最能把身体的寒气排出来的机会就是三伏天,所以说这个时候肯定是不能吃凉,否则就容易让更多寒气进入,原有的寒气又排不出来。

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吧!

三伏天切记不要吃冷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ulizhongshu.com/zsjj/833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