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搬运工人不幸猝死,中暑急救amp

出了梅雨季,大暑节气以来,上海打开了“高烤”模式。上海中心气象台年08月03日12时42分发布高温黄色预警信号: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影响,目前本市气温正快速上升,预计中心城区、嘉定、宝山和青浦北部今天的最高气温可达35℃。这几天大家也切实体会到了印象中“在夏天我和烤肉之间只差一撮孜然”的赶脚。同时,难耐的酷暑中也有威胁生命的隐患。

图片来源于网络,仅用作叙述

上海一搬运工人不幸猝死

8月1日傍晚5时30分左右,浦东新区博山东路弄黄山一村小区内,一名搬运工在为业主搬运物品时,不幸猝死。

据悉,业主到来之前,该工人在居民楼下喝水(新闻坊披露说是喝汽水),之后将物件从三楼搬下,到楼下后不久便倒地,当即不省人事。不一会儿,他开始口吐白沫,周围居民紧急拨打报警电话。

接报后,也赶往现场,医务人员紧急对该名工人进行了长达9分钟的心肺复苏急救,然而仍然无法挽回他的生命。

据了解,死者38岁,身高1米7左右,体型偏胖,不排除有心脑血管方面的疾病。

(来源:新民晚报、新闻坊)

现场图图片来源于新闻坊,仅用于叙述

01

细思极恐之后

新闻中的工人正值壮年而不幸猝死,我们读者对此深表惋惜,对他的家庭来说更是蒙受着巨大灾难。那么,我们把这个意外事故的原因分析下。

1.当事人缺乏对自己身体状况的正确认知。虽然目前尚未看到官方新闻对其是否具有慢性疾病、免疫类疾病等相关情况的说明,我们不能排除是否是因为上述疾病导致的猝死。不过,当事人应该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及其与环境的适应度进行评判,在具体作业过程中量力而为。

2.未采取及时、科学的急救措施。相关科学数据显示,心跳、呼吸骤停后大约10秒就会意识丧失、突然倒地而10分钟会出现不可逆损伤(脑死亡),在这过程中的每分每秒都在降低治愈、生还的概率。而新闻坊的公号推文讲述了目击者孙阿姨看到的情况:救护车到现场后,紧急对该名工人进行了长达9分钟的心肺复苏急救。所以说,错失宝贵的“救命时间”是酿成悲剧的直接、重要原因。

3.用人单位缺乏职业健康培训意识。据相关报道了解,该工人受雇于搬家公司。从事故预防角度看,该公司应在人员培训、职工体检、工作安排、绩效机制等管理机制上落实职业健康意识,并形成事故预警机制。

现在总结下造成这场悲剧的原因:事故发生前,当事人单位缺乏职业健康意识、当事人缺乏健康与安全意识;事故发生时/发生后,周围没有能为其第一时间提供心肺复苏急救的人员。

02

中暑急救

中暑是暑热季节在长时间高温(湿)环境的作用下,身体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出现障碍,导致身体电解质的代谢紊乱,神经系统功能出现损害的急性疾病。

0

1

导致中暑的原因

环境因素

中暑是指人体在高温烈日下,引起体温调节功能紊乱、散热机能发生障碍,致使热能积累所致的以高温、无汗及以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主的综合征。日常生活中,中暑病死率可高达20%-70%,所以在炎热的夏季,人们更要积极防治中暑。

自身因素

容易中暑的体质大多数为缺乏体育锻炼、睡眠不足、饮酒、饥饿以及突然进入旅游热区和高温环境。部分有散热障碍的也容易中暑,如过度肥胖;穿紧身、透气性差的衣服;先天性汗腺缺乏症;痱子以及服用抗抑郁药物等等,都是容易导致中暑的重要因素。

0

2

中暑判定

中暑是指人体在高温烈日下,引起体温调节功能紊乱、散热机能发生障碍,致使热能积累所致的以高温、无汗及以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主的综合征。日常生活中,中暑病死率可高达20%-70%,所以在炎热的夏季,人们更要积极防治中暑。

0

3

中暑的三大类别

先兆中暑(热痉挛)

病人常常感到大量出汗、头晕、眼花、无力、恶心、心慌、气短以及注意力不集中,定向存在障碍,体温通常低于37.5摄氏度,在离开高温作业环境进入阴凉通风环境时,短时间即可恢复。

短症中暑(热衰竭)

病人除有先兆症状外,有的表现为体温升高至38摄氏度以上,皮肤灼热、面色潮红;面色苍白,呕吐,皮肤湿冷,脉搏微弱,血压下降等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通常休息后体温可在4小时内恢复正常。

重症中暑(热射病)

轻度中暑进一步加重,出现皮肤苍白,出冷汗,肢体软弱无力,脉细速,体温正常或变化较小,意识模糊或昏厥。剧烈头痛、头晕、耳鸣、呕吐、面色潮红、头温40摄氏度以上,体温一般正常,严重者昏迷,引起多脏器损害而死亡。

0

4

中暑的急救方法

(1)脱离高温环境

迅速将中暑者转移至阴凉通风处休息

(2)人工散热

可采用电风扇吹风等散热方法使病人仰卧,解开衣领,脱去或松开外套。若衣服被汗水湿透,应更换干衣服

(3)降低体温

额头、腋下,腹股沟等处用冰袋,或用酒精擦身降温

(4)补充液体

饮用含电解质的饮料如:运动饮料

误区

喝藿香正气液、掐人中这些都是中暑急救的误区!

×喝藿香正气液,藿香正气液当中是含有酒精的,而酒精的成分会造成脱水,会加剧病人中暑的症状,所以中暑急救初期不要喝藿香正气水;

×掐人中,中暑时因为人体散热出现故障,掐人中不能解决散热问题,反而会引起病人呼吸不畅,严重可能会导致病人的死亡,所以中暑时不要掐人中。

03

中暑的预防

(1)平时饮水充足。不应等到口渴时才喝水。如果需要在高温的环境里进行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至少每小时喝2~4杯水(~ml),水温不宜过高,饮水应少量多次。

(2)注意饮食及休息。少食高油高脂食物,饮食尽量清淡。不易消化的食物会给身体带来额外的负担。但要注意,高温环境下人们更需要摄取足够的热量,补充蛋白质、维生素和钙。多吃水果蔬菜。保证充足的睡眠。睡觉时避免电风扇或空调直吹。

(3)穿着合适的衣服并涂抹防晒霜。在户外,应当尽量选择轻薄、宽松及浅色的服装。如果一定要进行室外活动,要注意防晒、降温。可以佩戴宽帽檐的遮阳帽,太阳镜,并涂抹SPF15或以上的防晒霜(UVA/UVB防护)。

(4)仔细计划行程。高温天气里应尽量避免外出。如果一定要在室外活动,最好避开正午时段,尽量将时间安排在早晨或者傍晚,并且尽量多在背阴处活动或休息,避免太阳直晒。

(5)待在凉爽的环境里。

(6)结伴行动,互相关心。

(7)关心高危人群。婴幼儿及儿童、65岁以上的老年人、工作或运动强度过大的人、病人,尤其患有心脏病、高血压,或正在服用某种药物的人。

(8)不要将婴幼儿或儿童单独留在车里。

(以上信息节选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公众高温中暑预防与紧急处理指南》)

从搬运工猝死事件中吸取经验教训:无伦机构还是个人,开展系统化急救、心肺复苏等生命拯救技能的学习,可帮助大家有效提高预防各类突发环境和医疗事件下的自救与互救能力水平,做到风险可控,防患未然的积极作用。

悦安健康急救、心肺复苏类课程介绍(点击获取)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ulizhongshu.com/zsjj/648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