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腹泻咋处理军医送秘籍

山东白癜风医院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317323.html
撰文

罗永强、靖周、李怀坤制图

崔家堂在抗洪抢险一线由于环境恶劣、任务繁重官兵容易出现中暑、消化道疾病热伤风和皮肤病等为此第71集团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张玉景

帮助分析解决抗洪抢险中的常见病

下面这几招法宝拿走不谢!中暑7月29日下午,抗洪抢险紧张进行。第71集团军某旅某营官兵正奋力搬运沙袋,加固防水堤坝。突然,已持续奋战10小时的指挥某连列兵陈耀星发生中暑症状。战友们立即把他送往重症医学科主任张玉景负责的临时医疗室治疗。当温度超过35℃时,体温调节失衡,体内产热大于散热。抗洪官兵由于任务冲突,作息时间不合理、饮水补盐不及时、降温散热不到位等,容易中暑,轻则头昏、胸闷、口渴、四肢无力、心悸、恶心等,严重的出现昏厥或痉挛、高热、意识障碍,有时甚至威胁生命。防治措施

1.提高热耐受性。在热环境中逐步增加工作强度、跑步距离及跑步速度训练,进而适应热环境,又称热习服训练。

2.保持良好状态。高温高湿环境下,合理安排作息,患感冒、发热、腹泻等疾病时及时治疗。

3.及时补水饮水。少量、多次、及时饮水,不要等非常渴时再饮。视出汗情况每半小时至1小时补水一次,必要时在水中加入食盐或含电解质的泡腾片。

4.尽快降温散热。及早脱离热环境,到阴凉通风处休息、散热。休息时脱去装备,辅助降温,涂抹清凉油、风油精,或服用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

肠胃病

接到清障任务,该旅某连立即赶到背水坡清理芦苇。连续驾驶车辆十余小时的中士廖义斌,又跳进蛇虫出没、浑浊不堪的泥潭。第二天,小廖出现腹泻、恶心。

炎热夏天,细菌、病毒生长繁殖快,水源、食物、环境受污染,不小心容易病从口入,染上消化道疾病,常见症状有腹泻、恶心或呕吐,伴有腹部绞痛、发热、全身酸痛等。多数患者病情较轻,能自愈,严重者会脱水、电解质紊乱、休克等。

防治措施

1.注意健康饮食。讲究饮食卫生,不喝生水,不吃生冷变质食品,多吃清淡食物,餐具、食物等洗涤消毒。

2.养成卫生习惯。注意个人卫生防护,饭前便后洗手,倒垃圾、洗脚、如厕后要防止沾染病原体微生物。

3.加强个人免疫。平时加强运动锻炼,多喝白开水而非饮品饮料,兴趣广泛,适度减压,保证健康心境。

4.合理安排作息。劳逸结合,生活规律,最大限度保证睡眠时间和质量。

伤风感冒7月29日,天气炎热,官兵顶着酷暑抢固大堤。任务间隙,该旅某连中士刘胜玉用凉水冲头,结果导致鼻塞、流涕、全身乏力。

长时间吹风扇入睡、满头大汗时凉水冲浴等,会导致毛细血管突然收缩,打破机体平衡,导致发热、咽痛、咳嗽、咳痰、鼻塞、流涕、肌肉酸痛等症状,有的还会胃痛、呕吐、腹泻。

防治措施

1.加强锻炼身体。劳逸结合,循序渐进地进行体育活动,增强适应气温变化能力。

2.保持饮食均衡。清淡饮食,少吃油腻、煎炸、生冷食物,常食大葱、大蒜、食醋等。

3.注意充分饮水。少量多次增加饮水,保持黏膜湿润,一般每次以—ml为宜,避免一次过量饮水。

皮肤病该旅某连战士温模春,每天冲在抗洪一线。因为天气炎热、水土不服,导致身上起满痱子、荨麻疹。抗洪后期,双手长满水泡、指缝溃烂。高温高湿环境下,野外作业时间长、卫生条件差,皮肤病发病率较高,常见有皮肤真菌感染、细菌感染、虫咬皮炎、接触性皮炎等。防治措施

1.防治真菌感染。皮肤癣菌病和卫生条件相关。要尽可能地改善卫生条件,避免交叉使用物品,防止病原菌扩散。

2.防治细菌感染。细菌性毛囊炎系皮肤毛囊口小脓疱,周围红肿,患处有明显自发痛和接触痛,轻者外涂碘伏,重者涂红霉素或莫匹罗星软膏、口服抗菌药。

3.防治虫咬皮炎。常洗澡,勤换衣、被褥等,外出穿长裤。被叮咬后不要搔抓,轻者可用炉甘石洗剂或含薄荷止痒膏外搽,重者可内服氯雷他定等药。

4.防治接触性皮炎。常见于四肢部位,主要由含有伤害人体皮肤的污水浸泡刺激所致。一旦出现皮肤瘙痒、水疱等,应尽快用清水、生理盐水等冲洗,避免热水烫洗、搔抓和日光、热风刺激。

精彩推荐

2名精武女兵,保送提干!星光璀璨!陆军十大标兵颁奖仪式震撼推出

终极PK!幅强军影像

陆军权威发布,转载注明来源!

主管

陆军政治工作部

主办

宣传文化中心

来源

人民陆军(ID:renminlujun)

刊期

第期

监制:邵 敏主编:罗有为

编辑:詹泽苗

邮箱:rmljwx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ulizhongshu.com/zsjj/56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