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一数,已经进入了末伏,今天是今年末伏的第一天。连日的高温已让大家见识了“秋老虎”的厉害,有的朋友已经直呼“受不了”。但是,明晃晃的太阳下,露天作业和走村串户的朋友们还真不少。为了安全度过酷暑,今天,我们来谈谈“中暑”。
我中暑了吗?
“我感觉不舒服,是中暑了吗?”
如果您长时间暴露在高温(湿)环境中,或在炎热环境中进行体力活动,您的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可能出现障碍,由于电解质代谢紊乱、神经系统功能出现损害,您可能会出现高热、头痛、头晕、面色潮红、注意力不集中、恶心、呕吐、乏力、大汗或皮肤湿冷等症状。
此时,警惕,您可能中暑了。
哪些人容易中暑?
“我这么强壮,也会中招吗?”
高温中暑的高危人群:≥65岁的老人、婴幼儿、儿童、慢性疾病和精神疾病患者、户外工作者及户外体育运动者等。
所以,强壮的您也可能中招哟。如属高危人群,请切实做好宣传与防暑。
中暑的后果严重吗?
视情况而定。轻症中暑经处理后会在数小时内恢复;重症中暑可能会要命。
中暑的分型与预后怎样?
根据我国《职业性中暑诊断标准》及中暑后的症状,有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之分。各型预后不一。
来,咱们一起仔细研究研究。
怎么样?正确地识别和判断,重要,关系生死!
如何预防中暑?
一、防晒防暑,合理活动
1.穿着轻便、宽松、舒适,建议浅色着装。
2.选择凉爽的地方,有空调或自然凉爽之地是最好的选择。
3.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和户外运动。必须外出时,以早晚为宜。配备遮阳帽/伞、太阳镜等。外出前30分钟,涂防晒指数适宜的防晒霜。
4.户外活动/户外运动时,注意调整运动量和运动强度,适当休息。如果出现心慌、气急、头晕等,立即停止活动。
二、科学饮水,合理饮食
1.科学饮水
养成平时喝水的习惯。避免渴了才喝或口渴时“牛饮”。可摄入适量运动饮料补充盐和矿物质。不建议短时内大量摄入冷饮料。
2.合理饮食
均衡膳食,以清淡为宜。补充足够的维生素和蛋白质,如鱼、肉、蛋、奶、豆制品、蔬菜、水果等;绿豆粥、荷叶粥、莲子粥、银花粥、赤豆粥、冬瓜粥等是不错的选择。
三、勤于学习,防备有方
学习并了解中暑相关症状、体征及防治措施可帮助他人或自行救助。居家常备清凉油、风油精、仁丹、十滴水、夏桑菊颗粒、藿香正气水等。危难时刻,可大显身手。
有人中暑了,怎么办?
别着急。
在高温情况下,发现有人中暑晕倒或出现上表中的症状时,您可以实施以下救助。
一、转移
立即将中暑者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脱掉身上的衣物或解开衣领,利于身体散热。
二、降温
在其额部、腋下和大腿根部及枕后用冰袋或湿冷的毛巾冷敷,其他部位可用温水擦拭降温。周围环境中有电扇、空调时,火速派上用场!
三、补水
清醒状态下,让中暑者适量饮用凉盐水以补充电解质。
注意,需要避免短期内摄入大量的水,否则,恶心、呕吐、腹痛等可能随之而来!
四、转运
若中暑者失去知觉,可指掐人中、合谷等;若中暑者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同时呼叫他人拨打,送医院进一步诊疗。
自己中暑了,怎么办?
如果您本人有先兆中暑和轻症中暑症状,可采取以下措施自救。
一、转移
立即离开所处的的高温环境,选择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
二、补水
饮用一些含盐的清凉饮料,适当补充电解质。
三、缓解
在额、颞部涂抹清凉油、风油精等,或服用仁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中药缓解中暑症状。
四、转运
如果您出现血压降低、虚脱等症状,立即平躺,自行拨打或请家人/朋友拨打,医院进一步诊疗。
现在,关于中暑的识别、防范与救助,您都清楚了吗?
(图片来自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