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中暑概率也不低,防中暑攻略收好

这几天很多地方迎来了入夏后的第一波高温天气,例如小编所在的北京,明后天的气温就会飙升到37°左右,实在是炎热。

说到高温,中暑一定是个避不开的话题。很多人觉得只要自己不在室外作业,中暑跟自己还是没多大关系,其实这是不对的!室内也会有中暑现象的发生哦~!

高温天预防室内中暑

当温度超过32℃、湿度超过70%时,大家就要采取措施预防中暑了!

很多人以为在高温天气,只要我不出门,我就不会中暑,只有室外工作人员大量出汗并且风吹日晒才会中暑,其实是不对的!实际生活中,近半数中暑发生在室内。

空气不流通易中暑

一般天气炎热的时候室内相对于室外来说湿度高,如果空气不流通(例如关门关窗全天空调),汗液就会难以蒸发,不利于身体散热。顺便提醒大家,在空调房里不是不出汗哦,而是出汗少导致你认为没出汗而已。

上了年纪的老人发汗机能退化,在空气不流通的室内更容易中暑。

空调温度低也会中暑

夏日炎热难耐,似乎唯有在空调房里放足冷气才能让人感到凉爽、舒适,但如果长时间待在温度低于26℃的房间,会降低人体对高温的耐受程度。

当你离开空调房,并持续一段时间待在高温的户外环境,可能会出现发热、胸闷、腹胀、口渴、恶心、呕吐等中暑症状。

反之亦然。当人从高温的室外回到室内,室内的空调温度调得太低时,就可能会出现怕冷、发热、腹痛吐泻、无汗、胸闷等症状,这也是一种中暑表现,中医称为“阴暑”。

什么人群容易中暑?

老、幼、孕产妇等特殊人群

老年人由于皮肤汗腺萎缩和循环系统功能衰退,导致散热不畅、发汗机能退化,更容易中暑。

幼儿则是因为各系统发育不够完善,体温调节功能差,皮下脂肪又较多,对散热不利,所以容易中暑。

而孕产妇由于怀孕或产后体力消耗大,身体虚弱,如果长期逗留在通气不良、温度较高的室内,就容易中暑。

体型肥胖者

体型肥胖者皮下脂肪厚,不容易散热,并且产热量比一般人多,更容易中暑。

长时间熬夜、睡眠不足的人

长时间熬夜、睡眠不足的人心肺功能一般较差,会影响排汗散热的功能,增加中暑的风险。

特殊环境劳动工作者

主要指室外工作者、炼铁工人等需在高温环境长期工作的人群。环境温度太高使得自身热量升高,当热量无法排出时,就容易发生中暑。

此外,平时不出汗的人,也容易发生中暑。

防治中暑有妙方

有人中暑后,需要立即把人挪到阴凉、通风的环境下休息,中暑前期或者轻症的患者,可以考虑应用藿香正气水来进行治疗(不包括婴幼儿)。

但如果症状比较严重,医院或者拨打急救电话寻求医生的救助。

想要提升自己的你

想要跳出所在行业的你

看下面

往期推荐:

夏天好吃的太多,积食了怎么办?

夏季肠胃病频发,这些小妙招你要知道!

赖床有什么危害你知道吗?怎么克服?

这份“熬夜指南”请务必收好

营养师和健康管理师到底有什么区别?孰优孰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ulizhongshu.com/zsgm/1036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