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急救日主题宣传活动丨做身边人的急救英

年09月11日,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决定将每年9月的第二个周六定为“世界急救日”,希望以此呼吁世界各国重视急救知识的普及,让更多人掌握急救技能技巧,从而能够在事发现场降低伤害程度,甚至挽救生命。

今年的9月11日是第22个“世界急救日”,主题为“做学校社区的急救英雄”。为进一步传播和分享红十字救护知识与理念,推动红十字应急志愿服务工作的开展,在遇到突发意外情况下,做敢于伸出援手的急救英雄,在上海杨浦善馨红十字应急志愿服务队的徐钧老师牵头下,同上海健康医学院、复旦大学的大学生志愿者和社区志愿者一起开展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公益急救分享会——“做学校社区的急救英雄”。分享了在学校、社区不同场景应急救援方面的宝贵经验。倡导社会公众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学急救、会急救、敢急救,形成“人人学急救、人人会急救、争做急救英雄”的良好社会氛围。

首先,徐钧老师介绍了自己及其团队:上海杨浦区善馨红十字急救志愿服务队。“善馨”是一个公益急救志愿团队,今年还派出骨干队员赶赴河南抗洪前线参与救灾,尽团队之所能,大力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将“善心”遍布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这次分享会分为两个部分:学校、社区安全的急救知识分享和外伤包扎的实践操作分享。

首先在学校、社区安全的急救知识分享环节时,徐钧老师从生活中最容易发生的意外“气道梗阻”开始讲起,列举了一些让人心惊的案例,结合了现场演示,用“剪刀、石头、布”的口诀,让我们迅速牢记了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正确手势。此外,还补充了特殊情况:气道梗阻时,无人在身边帮忙,自己应该如何解决。

接着,徐老师又讲到了夏季高发的意外:溺水。徐老师首先纠正了我们的错误认知:溺水施救第一步先控水。由于溺水者在水中处于紧张、自保的状态,所以悬雍垂(俗称“小舌头”)关闭上腭,水其实较难进入人体,而关闭上腭则会导致无法呼吸从而引起窒息,直至死亡,因此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应该做的第一步是胸外按压以及人工呼吸。而对于海水溺水,因为海水中所含物质具有特殊性,所以应该先控水,但也需要注意黄金救援四分钟,控制好时间。

除此之外,徐老师还讲了中暑、烧烫伤、动物抓咬等相应突发意外的处理措施,纠正了许多“常识”,其中最需要重视的是:CPR(心肺复苏术)只能在心脏骤停或是假人模型上进行操作,千万不能用在健康的人身上。

最后,就是外伤止血包扎的实践操作分享。在此期间,恰逢相关领导调研经过,他走进我们的教室,观看了一会儿徐老师的外伤止血包扎手法,然后说道:这样的现场急救分享会很有实用意义。徐老师以及正在学习包扎手法的同学们也因这句话而感到由衷的快乐,志愿服务的确需要兼具实用价值,对社会有帮助,才能是真正的志愿服务。

同学们在最后展示了互相包扎的成果,并表示徐老师的讲课方式引人入胜,理论与实用兼具、严肃又不失风趣,这样的急救公益分享会多多益善,以后也可以深入校园,进一步弘扬奉献精神,深入践行“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扩大红十字志愿服务的社会影响力。

虽然今天在来的路上受台风“灿都”外围的影响风雨交加,但浇不灭同学们在公益急救分享会上的热情,正如分享会结束之后,雨过天晴,艳阳高挂,红十字的理念已经在各位同学的心中埋下了萌芽的种子,相信在之后的学习生活中,同学们都能够学以致用,成为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挽救他人生命的急救英雄。尽自己的一份力,做学校、社区的急救英雄!为和谐幸福的生活保驾护航!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ulizhongshu.com/zscl/99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