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防暑防病小贴士皖美合工middo

白癜风的治疗 http://m.39.net/pf/a_7064742.html

炎炎夏日,地球进入发烧模式。高温酷暑,如何安然度过?如何应对中暑及突发性心脏疾病?如何保护好你、我、他的身心健康?请看小编特意为您打造的防暑防病小贴士,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噢!

脑梗、中风、脑溢血=脑中风

很多人都知道,冬季容易发生脑梗等心脑血管疾病,实际上夏季高温炎热同样是危机四伏。夏季炎热,脑梗、中风和脑溢血患者大幅度增加,很多人都认为这是不同的病症,实际上它们都是脑中风症状的一种。

区别:脑梗塞是西方医学的定义,而脑中风是中医学上的定义。中风和脑梗的区别客观上来讲,称谓不同。如果要区别:脑中风可以分为脑梗塞、脑栓塞、脑出血、脑溢血。用通俗的话讲,脑梗塞一般是由于血脂稠引起血液运行缓慢,到小血管的时候容易堵塞;脑栓塞则是青年、中年人相对易得的疾病,主要原因是血液分子由于某种原因凝结堵塞了血管;脑出血一般则是由于高血压引起,常伴有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壁比较脆,血压高到一定程度血管承受不了压力而破裂。

脑梗及其预防措施

夏季脑梗原因:

1.天热缺水是脑梗容易发作的原因之一。这是因为大热天人体出汗多,如果补水不及时,很容易出现血容量不足,血黏度增高,发生凝血;

2.夏季人们爱开空调,使室内外温差相差太大,老年人的血管大多硬化,忽冷忽热的温度容易使脑部血液循环产生障碍而发生脑梗塞;

3.不良的生活方式。

预防措施——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

1.天气炎热时应及时补水,要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做到作息规律,适量运动,饮食清淡。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肥胖等高危患者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抗凝药物。高血压患者不能擅自选用或停用降压药,在遵医嘱服用降血脂药物的同时,要加强运动、调整饮食结构。

2.可经常饮用绿茶。绿茶中的茶多酚能明显降低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能降血脂,还具有双向调节脂蛋白的特点。

3.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才会维持血管的弹性。中老年人每天蛋白质的摄入量,最好每天吃50~克的鱼、去皮鸡鸭的瘦肉等,每周吃3~5个鸡蛋。蛋黄中含有丰富的卵磷脂,能使胆固醇的脂肪颗粒变小,更有利于代谢,从而降低血液黏稠度,对预防脑梗塞大有益处。

对于脑梗塞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家人一旦发现其有胸闷、胸口疼、憋气等症状时,要赶紧送医。

脑溢血先兆及其预防措施

先兆反应:

1.经常出现反复性的流鼻血;

2.突然发作较为剧烈的头痛,或病程较长,有逐渐加重的趋势,并多伴有恶心、呕吐的症状表现;

3.和他人交谈时突然出现语言障碍,或口齿不清,听不懂别人所说的话;

4.出现头晕的症状,感到周围环境不停旋转,无法稳定的站立或是晕倒在地;

5.眼睛有重影出现,颈部变得僵直;

6.走路不稳定,身体一侧通常会感到麻木、乏力、不能灵活运动,手持物掉落,嘴歪、流口水;

7.出现原因不明的困倦、嗜睡现象;

一旦发现以上7个脑出血的先兆信号,一定要及时就医,避免悲剧发生。

预防措施:

1.定期体检:中老年人应定期体检,监控血压和血液粘稠度,以便尽早发现并及时治疗。有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的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积极控制血压;

2.加强体育锻炼: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和体力劳动,注意劳逸结合;

3.合理的饮食:饮食应清淡,避免摄入过量的盐,少吃刺激性食物,多饮水,戒烟限酒;

4.平衡情绪:情绪激动、感情大起大落,容易让血压升高,内分泌紊乱,导致脑卒中(cùzhòng)(又称“中风”、“脑血管意外”,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所以,一颗平常心最宝贵;

5.注意防暑:避免忽冷忽热,从炎热的户外回家后不要对着空调机的冷风长时间直吹,以免导致人体血管调节功能的紊乱和血压的急剧升高;

6.醒来养神三分钟:临床发现,不少脑血管病是在夜间或清晨从睡眠中醒来一刹那发生的。特别是从卧位变为坐位时,更容易出现危险。因此,醒来后,要养神三分钟,再起床,给血管充分的适应时间。

心脏病预防与急救措施

心脏骤停的预兆:

1.恶心,胃疼,胸口疼痛,继而向手臂、颈部、肩部扩张;

2.过度出汗,在没有运动遇热的情况下,身体不由自主出汗;

3.心悸气短,呼吸急促,有呼吸困难的感觉,却没有呼吸道疾病;

4.心跳不规律,心跳忽然很快,甚至有眩晕等情况出现都是心脏病发作的前兆;

当发现自己有这些症状时,医院救治。如果情况严重,立即拨打急救。

急救措施:

1.拨打急救在遇到有人突发心脏病的第一时间,拨打,冷静快速的说清楚自己的位置,不要慌张,在急救时每一分钟都很重要;

2.让患者平躺或保持好受的姿势:在救护车来到之前,尽量让患者保持平躺的姿势,减少能量消耗和耗氧,让患者的身体状态处于稳定,如果患者呼吸短促,可让其后背抬起一些,减轻呼吸压力。让患者保持平稳的姿势等待救援;

3.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的条件:不是所有情况都需要做心肺复苏,只有在患者心跳停止或者呼吸停止的时候,才需要即刻进行心肺复苏,心肺复苏的黄金时间是患者停止呼吸或心跳的前4分钟,过了这个时候,患者的生还几率就大大降低了。

具体依据患者胸前有无起伏,鼻子或嘴边有无呼吸和颈动脉有无搏动来判断,如果患者是突发晕倒或者昏迷,并没有停止呼吸和心跳,那就不需要进行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的方法

①让患者平躺在合适的地方,让其气道打开,嘴巴张开,下颚抬高。

②将一只手的手掌根部置于患者胸前乳头连线的中点,另一只手按在前一只的手背上,并用手指交错夹住下面的手指。

③将手指微微抬起,以免戳伤胸部,身体前倾,手臂打直,肘部不能弯曲,肩部在手臂的正上方,手臂垂直于地面,将身体的力量集中在手腕处,进行按压。

④按压要快速,力度大,每分钟要达到次。每次按压时,要让胸部回弹,再按下去,手不离开胸部。如果一个人力气不够可换人按压,直到患者出现了生命体征,开始呼吸和有了心跳为止,等到救援人员到来。

心肺复苏的限制

心肺复苏的本质是让人失常的心肺功能恢复,从濒死的边缘拉回来,所以其并不能治疗心脏病本身,通过心脏复苏并不是能保证患者一定可以康复。然而心肺复苏却大大增加了患者被抢救和治疗的可能性。在我国,如果因心脏骤停而及时进行了心脏复苏抢救的患者,那么每年因心脏骤停猝死的人数可能会减少10万人。学习必要的抢救方法不只是专业医护人员需要做的,也是我们每个群众需要学习和必备的技能。

夏季防暑及其急救措施

中暑的症状:

根据临床表现的轻重,中暑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而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渐进的。

1.先兆中暑

大量出汗、口渴、体温轻度升高;

2.轻症中暑

体温38°C、脉快而弱、面色苍白、血压下降、周围循环衰竭;

3.重症重暑

晕厥、昏迷、高热、体温41°C、严重者出现热痉挛、热衰竭、热射病。

中暑现场救护:

1.脱离高温现场:置患者于阴凉、通风环境,解开衣物,保持安静;

2.降温处理:凉水或冰水湿敷(用冰袋冷敷双侧腋下、颈动脉处及腹股沟区等)、冷水擦拭全身(除胸部),冷水浸浴,降低环境温度;

3.补充水分及电解质:必须在神志清醒时,小量、多次补水。不要单存补充白开水,可补充淡盐水或含盐清凉饮料,还可服用藿香正气水(最好是无酒精型)、十滴水、人丹等;

4.紧急呼救拨打:重症中暑在降温处理后及早启动应急医疗服务体系,获得专业急救。

防暑降温小常识:

常识一:该如何补充水分

应少量多次,每次毫升为宜。水的成分可以自行补充,可在凉开水中加入少量葡萄糖、食盐等。剧烈运动中或后,不宜大量饮用冷饮,容易使肠胃血管受到冰冷刺激,引起血管突然收缩,使胃部痉挛,胃疼;

常识二:热茶比冷饮效果好

医学研究表明:防暑降温,热茶比冷饮效果好,而且维持的时间更长。夏日常饮茶,可补充人体钾元素,提高耐热能力,有效地预防中暑的发生;

常识三:保证充足睡眠

夏天日长夜短,气温高,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消耗也大,容易感到疲劳。保持充足睡眠,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既利于工作和学习,也是预防中暑的有效措施;

常识四:及时补充水分

科学的做法是每日清晨醒来喝一杯温开水(约毫升),一口一口地喝水,一般上午2杯-3杯,下午3杯-4杯,晚上临睡前最好再喝一杯,老年人半夜醒来上厕所后,再喝点水。一般夏日一天补充7杯-8杯水。应少喝饮料。果汁、可乐、雪碧、汽水等饮料中,含有较多的糖精和电解质,喝多了会对胃肠产生不良刺激,影响消化和食欲。因此,夏季应多喝白开水或淡盐(糖)开水;

常识五:避开太阳短波辐射最强烈的时间

太阳短波辐射最强烈的时间是10时-15时左右,应尽量避开这段时间外出,非出去不可,应在皮肤上涂些防晒护肤品,夏季衣着以浅色为好;

常识六:饮食不宜过于清淡

夏天人的活动时间长,出汗多,消耗大,应适当多吃鸡、鸭、瘦肉、鱼类、蛋类等营养食品,以满足人体的代谢需要;

常识七:忌受热后“快速冷却”

炎夏,人们外出或劳动归来,喜欢不是开足电扇,就是立即去洗冷水澡,这样会使全身毛孔快速闭合,体内热量反而难以散发,还会因脑部血管迅速收缩而引起大脑供血不足,使人头晕目眩;

常识八:空调室内外温差不宜太大

使用空调室内外温差不超过5度为宜,空调室内温度不宜到24度以下。

赤日炎炎防中暑,每天喝水要充足

强度作业勤休息,高温潮热应避开

发生中暑别慌张,抓紧降温最重要

若是症状不缓解,医院来救治

早晚施工中午休,合理安排防中暑

编辑:吴欣然

主办:合肥工务段工会

出品:合肥工务段新媒体协会

投稿:hfgwd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ulizhongshu.com/zscl/66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