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天的铁轨是如何避暑的看铁路人的神

炎炎夏日,不仅人怕热,连火车钢轨都会“中暑”!这两年,全球因为异常高温,很多国家的钢轨都被“晒爆了”,直接胀裂变形,火车在上面走跟过山车似的。人有脚能跑到阴凉处,可没有长脚的钢轨,又该如何“避暑”呢?钢轨的温度每升高1℃,就会产生0.厘米的延伸。虽然这一数据起初看起来并不大,但如果作用到千米甚至更长的钢轨上时,那钢轨的变化也是极大的。而我们在建造钢轨之初,就是为了让上面行驶的列车能够得到稳定的使用,如今钢轨的因升温而发生的改变,就会极大的影响到列车的正常通行。所以,在认定钢轨是否存在高温现象的标准上,我们也是进行了明细的规划。原来,当各地气温超过35℃,我国工作人员便会使用轨温表来测试钢轨的实时温度变化,以此来计算其延伸的状态。一旦确定温度会对钢轨的长度造成影响,便会进行即时的标注,等待下一步的操作。实际上,除了利用仪器来监测钢轨状态之外,人们为了防止忽视掉细小的变化,大家也会使用肉眼观察法,来确定钢轨与枕木是否如往常一般平滑无起伏。虽然在检查之初,工作人员都希望高温环境不会对列车以及钢轨造成较大的影响,但是事实不总能遂人愿,因此当这些问题出现的时候,我们也就不能选择袖手旁观了。人类降暑可以靠着吃西瓜吹空调,那么钢轨发烧的时候,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其实,工作人员还真在实践过程中发现了诸多实用妙招。首先,为了避免钢轨延长,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将其锢住,为此,工作人员会检修钢轨的连接部件,并且将接头螺栓拧得更紧一些。随后人们还会将铁路道床上的石块增加,再将钢轨的枕轨进行捣固,在这些措施进行下,工作人员便能够让轨道水平、垂直方向上的偏差得到消除。只不过,堵不如疏也是维修钢轨的方式之一,所以当钢轨延长的事实发生之后,我们也会通过拆除延长部分的方式,来保证钢轨的健康状态。这个过程也被称为了应力放散作业,简单来说,就是相关人员会先在需要作业的钢轨部分垫上专用滚筒,随后保证人员疏散的情况下,对轨道进行合理锯除。而对于锯除之后出现的轨道中断,人们会利用专用器械来进行强制闭合,随后再经过安装夹板等多项善后操作,便可以让钢轨恢复到正常的使用状态了。但虽然我们会及时的对钢轨升温进行处理,但是由于我国的铁路网非常完善,所以总有一些是难以得到及时维修的,而这部分轨道也可能会发生胀轨现象。当这种轨道因气温升高而发生变形的情况出现后,此前的方法就已经不太合适了。此时,人们最需要做的,就是先使用棉布等吸水材料紧紧的包裹发生状况的钢轨,随后通过喷洒清水的方式来进行及时的降温。只有等到轨道的尺寸恢复到正常状态后,人们才能拆除相应的布条。不过,也可以说正是我们在面对钢轨升温时,能完美的使用到三种不同的处理方案,最终才保证了列车与轨道的正常使用,确保了广大居民的乘客的人身与财产安全。原来,基建狂魔的称号不仅仅意味着我们工程建设的效率十分之高,也同样证明着我们的维修与保养能力同样不差。钢轨升温易变形的情况,不只是我国需要面对的,对于其他国家而言,这同样是一个令人困扰的难题。只不过,大家的保养方式跟咱们相比,却更特别一点。就已把我们当做竞争对手的印度而言,其出名的不应该只是列车那远超普通水平三四倍的乘客承载量。实际上,他们在面对高温钢轨的应对措施上,同样引人注意。据了解,截止年时,印度铁路的总里程已经达到了6.8万公里左右。而如今印度的最高高温,也是屡次超过了往年的最高纪录。所以说他们面临的钢轨升温境况只会比我们更糟糕,然而,为此他们的解决办法却是选择就地取材,使用轨道两侧的绿化树木上的树叶,来进行大面积的遮蔽,以此来保证轨道不会受到太阳光的直接照射。要说印度是发展水平导致的降温方式奇葩,那么英国的处理方式就很难让人理解了,要知道,英国作为曾经的老牌强国,自身的发展水平一直都是挺好的。然而,早年间其处理钢轨升温状况的选择却与印度极其类似。据了解,就在三五年前,英国每逢炎热季节,为了保证轨道不会因温度而发生弯曲,通常会选择将轨道给涂抹成白色的。虽说白色确实要比黑色的吸光性更低,但这种方式说出来却总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谁能想得到发达国家的处理方式居然会如此粗糙呢。甚至,德国、瑞士等一众欧洲国家,同样也会选择这种方法来帮助轨道降温。但好在他们并不是只会涂白,原本,这些国家也会通过限制、取消相关路线的运行,或者降低列车运行时速的方式,来降低轨道发生变形扭曲的可能性。总体说来,这些国家对钢轨的直接干涉程度,还是不如我们高的,从处理方法来看,我们的选择也要更加多样以及完善。可话又说回来了,其实无论方法到底是先进还是落后,只要能保证钢轨不发生轨道胀轨,那也算得上是有效的治理措施了。总而言之,只希望国际友邻与我国的铁路交通网都能得到长期有效的使用,相关的工作人员也能够少些辛苦吧。#深度好文计划#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ulizhongshu.com/zscl/117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