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夏天大家就会感觉闷热难耐,连大人都感觉到不舒服,更别说宝宝了。电视报道中,各地连续受到高温袭击,最近一段时间经常能够看到一些新闻说很多人中暑,甚至有一些还得了热射病!
专家科普也告诉我们,中暑热射病的高发人群中就有婴幼儿童。尤其是今年的夏天又比较长,三伏天又是一年中温度较高,闷热明显,很容易发生中暑的严重问题!
因为宝宝们身体在持续发育中,身体的体温调节能力本来就比较差,从而就很容易导致中暑。
如果说小孩子容易引发中暑,那么在这个大人群分类中,这4类娃更容易中招,家长们可一定要警惕啊!
肥胖的孩子
体重大的宝宝在夏天的时候,你总能看到他焦躁不安,这就是因为炎热的夏天让他闷热难耐。因为胖宝宝身体内含水量相对少,心血管负荷很重,就很容易引起中暑。
营养不良的孩子
如果自己的宝宝较为瘦弱,而且经常生病,就要在这个夏天引起重视!因为营养不良的宝宝体内营养不均衡,就很容易引起脱水,导致体内水盐代谢紊乱从而导致中暑。
正在生病的孩子
如果孩子是因为细菌炎症或病毒感染引发的生病,那么孩子的内源性致热会让孩子的身体持续热状态,若散热不好,更容易加剧中暑。
有脑功能障碍的孩子
这种情况虽然是很少见的,但是也有存在的。因为我们的体温调节中枢主要是在下丘脑,如果有功能障碍的孩子,他就不能及时地进行一个体温调节,中暑的概率也会大大地提升。
哪几类的表现是中暑的前兆呢?
孩子在中暑的时候并不是突然性的,在中暑之前就会有一些明显的反应,这些中暑的前兆,爸爸妈妈一定要学会分辨。
中暑前兆
头昏眼花
口干多汗
身上起红疹,通常为痱子
四肢无力,没有精神
注意力难集中
如果你的孩子已经出现了上述现象,一定要赶快远离高温环境。找到一个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如果是在室内要立即开空调,或者是打开窗户、风扇。给室内速速降温,同时建议孩子平躺,把汗擦干以后要记住不能喝冰水!要给孩子喝一点温水或者是淡盐水。
轻微中暑
呼吸急促、心律加快
烦躁嗜睡,大量出汗
面色潮红,体温超38℃
迅速降低周围温度,及时送医,途中可用物理降温。
严重中暑
剧烈活动后,大量出汗和饮用低张液体后出现头痛、头晕和肢体、腹壁肌群痛性痉挛,如果有这类情况的发生,就近送医或拨打,等待途中将孩子转移至阴凉处,补充液体,有条件的可用湿凉毛巾冷敷头部、腋下、腹股沟等位置散热。
当然,大家也不要担心,虽然今年的暑热明显,但是咱们大人孩子都做好预防,自然能安全躲过酷暑时期。
空调该开就开,不要节约电费!
1.空调温度控制在25℃~28℃
2.不要对着孩子直吹
3.出汗后擦干汗,待几分钟再开空调
4.每隔2-3小时,开窗通风10-20分钟
5.定期清洗空调滤网,保证卫生
还有一些日常的问题需要注意!
1.高温时段少出门
在客观能避免的情况下,带娃出门最好避开每天的11点~15点时段。
这期间是一天中温度最高的时期,暑期出门遛娃可以在傍晚之后出门,同时带上温水和小扇子,防晒工作也一定要做到位哦!
2.多多喝水,及时喝水
高温天气,无论室内还是室外、无论运动量大小,都要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
切记不要等到娃叫渴了再喝水,适当多喝水,才能及时补充流失的水分。
3.别把娃落车里
每年夏天都会把这个问题拿出来强调一下,是因为每年都有此类事件发生。
夏天带孩子出门,无论天气是否凉快,也不要留孩子一个人在车内。
不仅是中暑,温室效应可以使车内温度在15分钟内超过45℃。
15分钟,可以让一个孩子的大脑和肾脏遭到不可逆的严重损伤;半个小时就足以发生悲剧!
4.婴儿车上别盖毯子
空气不流通会导致孩子散热降低,引起中暑。
这个炎热夏天,大家都要照顾好自己、守护好孩子,安心度过三伏天!
写在最后
本文为的原创内容,专注育儿领域深耕细作,默默日更,提供更专业的育儿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