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集小学应急避险与救援知识宣传教育

01

应急避险

1、高温:日最高气温达到35℃(含35℃)以上,就是高温天气。高温天气会给人体健康、交通、用水、用电等方面带来严重影响。

(1)饮食宜清淡,多喝凉白开水、冷盐水、白菊花水、绿豆汤等防暑饮品。

(2)保证睡眠,准备一些常用的防暑降温药品,如清凉油、十滴水、人丹等。

(3)在高温条件下的作业人员,应采取防护措施或停止作业。

(4)白天尽量减少户外活动时间,外出要打伞、戴遮阳帽、涂抹防晒霜,避免强光灼伤皮肤。

(5)如有人中暑,应立即把病人抬至阴凉通风处,并给病人服用生理盐水或“十滴水”等防暑药品。如果病情严重,医院进行专业救治。

2、大风:城市中,大风及其在建筑物之间产生的“强风效应”时常会刮坏房屋、广告牌和大树等,并会妨碍高空作业,甚至引发火灾。

(1)大风天气,在施工工地附近行走时应尽量远离工地并快速通过。不要在高大建筑物、广告牌或大树的下方停留。

(2)及时加固门窗、围挡、棚架等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妥善安置易受大风损坏的室外物品。

(3)机动车和非机动车驾驶员应减速慢行。

(4)立即停止高空、水上等户外作业;立即停止露天集体活动,并疏散人员。

(5)不要将车辆停在高楼、大树下方,以免玻璃、树枝等被吹落造成车体损伤。

3、沙尘暴:沙尘暴是指强风将地面大量的尘沙卷入空中,使空气特别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米的灾害性天气。

(1)及时关闭门窗,必要时可用胶条对门窗进行密封。

(2)外出时要戴口罩,用纱巾蒙住头,以免沙尘侵害眼睛和呼吸道造成损伤。应特别注意交通安全。

(3)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应减速慢行,驾驶员要密切注意路况,谨慎驾驶。

(4)妥善安置易受沙尘暴损坏的室外物品。

4、暴雨:暴雨,特别是大范围的大暴雨或特大暴雨,往往会在很短时间内造成城市内涝,使居民生命财产遭受损失,给城市交通带来重大影响。

(1)预防居民住房发生小内涝,可因地制宜,在家门口放置挡水板或堆砌土坎。

(2)室外积水漫入室内时,应立即切断电源,防止积水带电伤人。

(3)在户外积水中行走时,要注意观察,贴近建筑物行走,防止跌入窨井、地坑等。

(4)驾驶员遇到路面或立交桥下积水过深时要尽量绕行,避免强行通过。

5、雷击:雷雨天气常常会产生强烈的放电现象,如果放电击中人员、建筑物或各种设备,常会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1)注意关闭门窗,室内人员应远离门窗、水管、煤气管等金属物体。

(2)关闭家用电器,拔掉电源插头,防止雷电从电源线入侵。

(3)在室外时,要及时躲避,不要在空旷的野外停留。在空旷的野外无处躲避时,应尽量寻找低洼之处(如土坑)藏身,或者立即下蹲,降低身体的高度。

(4)远离孤立的大树、高塔、电线杆、广告牌。

(5)立即停止室外游泳、划船、钓鱼等水上活动。

(6)如多人共处室外,相互之间不要挤靠,以防被雷击中后电流互相传导。

6、大雾:当大量微小水滴悬浮在近地层空气中,能见度小于米时,就是大雾天气。

(1)机动车驾驶员应打开防雾灯,密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ulizhongshu.com/zszz/992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