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入伏必备的高温应急指南

温馨提示:入伏必备的高温应急指南

提示提示

充分利用常识,不要忽视生活中的小事

1.少喝热水,少吃高油、高脂等难消化的食物。此类食物会增加人体内的热量,造成额外的负担。

2.多喝水,并注意补充盐分与矿物质。除非有医生的指导,不要擅自食用盐片。

3.给自己及孩子穿着清凉、宽松的衣服,戴上遮阳帽或使用遮阳伞。

4.尽量避免正午时段出行、暴晒,不要呆在日晒强烈的地方,比如广场、海滩。

5.不要将婴幼儿、儿童、或宠物留在停好的车里。

6.随身携带防暑降温药物,如:藿香正气丸、仁丹、十滴水、风油精等。

7.如果有饲养宠物,请为宠物准备好充足的淡水,并将水放在阴凉处。

高温中暑怎么办?

根据症状的轻重,高温中暑可分为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

▲轻症中暑可表现为头晕、头疼、面色潮红、口渴、大量出汗、全身乏力、心悸、脉搏快速、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

▲重症中暑包括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重症中暑可以表现为三种类型的混合型。中暑可以导致死亡。

热疹

01

热疹,又称痱子,是一种在炎热、潮湿的天气里大量出汗而引起的皮肤刺激。它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常见于少年儿童。这种皮疹在肌肤凉爽后不久可自行消失。

▲怎样识别:

痱子看起来像一个红色的丘疹或小水疱群。常出现在脖子、上胸部、腹股沟、乳房下和肘折处。

▲怎样处理:

热疹最好的处理方法是提供一个凉爽,湿度小的环境。保持患处干燥。使用痱子粉可以让感觉好一些。热疹的治疗很简单,医院接受专业的救助。

晒伤

02

人们应尽量避免晒伤。虽然晒伤引起的不适通常很轻微,一般一周以后可自行缓解,但它仍然是一种对皮肤的伤害。医院进行医治。

▲怎样识别:

皮肤变红,可以感到疼痛,暴晒后温度异常升高。

▲怎样处理:

如果未满1周岁或出现以下症状,要咨询专业的医生:

1)发热

2)水泡

3)严重疼痛

▲同时,在处理晒伤的皮肤时,应记住以下要点:

1)避免反复日晒

2)晒伤的地方请冷敷,或浸泡在凉水中

3)在晒伤的地方涂抹保湿乳液,不要使用霜、软膏等质地过于浓稠的护肤品

4)不要挤破水泡

热痉挛

03

热痉挛通常发生在人进行剧烈运动且大量出汗时,使人身体中的盐分和水分随汗液一同流失。

▲怎样识别:

热痉挛表现为肌肉疼痛或抽搐。通常剧烈活动之后,发生在腹部、手臂或腿部。常呈对称性,时而发作,时而缓解。

▲怎样处理:

如果情况还没严重到需要就医的地步,至少做到以下几点:

1)停止一切活动,静坐在凉爽的地方休息

2)饮用稀释、清爽的果汁或运动饮料

3)即使痉挛得到缓解,之后的几小时内也不要再进行重体力劳动或剧烈的运动,那样只会进一步透支能量导致热衰竭甚至热射病

4)如果病人有心脏病史、低盐饮食、或1小时后热痉挛的状况还没有消退,要寻求专业的医疗处理

热衰竭

04

热衰竭是一种高温引起的相对温和的健康问题。它可以是高温暴露,体液补给不足,或身体水、盐、矿物质不平衡,经由几天的连续积累发展而来。

▲怎样识别:

热衰竭起病迅速,其症状包括:

1)眩晕

2)头痛

3)恶心或呕吐

4)大量出汗

5)脸色苍白

6)极度虚弱或疲倦

7)肌肉痉挛

8)昏厥,通常片刻后立即清醒

  

发生热衰竭的人皮肤有可能是冰凉且潮湿的。患者血压下降,脉搏快且虚弱,呼吸急促且浅,轻度脱水,体温稍高或正常。

▲如果有以下情况,请立即就医:

1)症状严重

2)伴有心脏疾病或高血压

  除此之外,可先帮助病人降温,如果症状持续不好转或继续恶化,要及时寻求医疗救助。

▲怎样处理:

 以下降温措施可能会有帮助:

 1)凉爽且不含酒精的饮料

 2)休息

 3)凉水澡或擦拭身体

 4)开空调

 5)换上轻便的衣服

热射病

05

当身体无法调节自身的体温时,会发生热射病。高温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使身体温度温迅速升高。在10~15分钟内,体温可达到40摄氏度以上。如果不接受紧急救护,热射病可导致死亡或残疾。

▲怎样识别:

热射病的表现多样,可能包括:

1)头晕

2)搏动性头疼

3)恶心

4)极高的体温(口腔体温大于39.5摄氏度)

5)皮肤红、热、且干燥无汗

6)怕冷

7)快速、沉重的脉搏

8)意识模糊

9)口齿不清

10)不省人事

▲怎样处理:

如果看到以上任何迹象,说明此时的情况很有可能足以威胁病人生命安全。在试图给病人降温的同时,周围其他人应帮忙拨打急救电话。

1)将病人移到阴凉的地方

2)不论使用何种方法,迅速给病人降温。

3)监测病人的体温,坚持努力帮助病人降温直到体温降到38摄氏度

  4)如果急救人员未能及时赶到,请继续拨打、等寻求更多的指导与帮助

 5)不要给病人喝水

 6)尽快得到专业的医疗救助

有时,病人的肌肉会因热射病发生不自主的抽搐。发生这种情况时,要阻止病人伤害到自己。

特别应注意的是,以上自救措施并不能真正替代医疗救治的作用,它们可以帮助人们自我识别身体的预警信号并及时做出反应,防止中暑的状况进一步恶化。

小编有话说:

欢迎各位同仁提供新闻线索

新乡市卫生计生委官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ulizhongshu.com/zszz/681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