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头晕乏力胸闷心慌hell

本文导读

夏天,给你的印象是?

一个字:热。

两个字:很热。

三个字:非常热。

「三伏天」里的大暑,也许是一年中,最难熬的节气。高温、多雨,是这段时期的主旋律。

暑气逼人,直把人往空调房里、水上乐园里逼;没胃口、没精神、睡不着,成为大家的通病。此时,不论南方北方,都逃不出高温和大暴雨的「骚扰」。

《素问·五运行大论》中记载:「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其性为暑。」大凡夏至后、立秋前,自然界中的火热外邪,均可称为暑邪。

大暑前后,暑邪至盛,这其中,最为常见的疾病就是中暑。

阳暑、阴暑、情绪中暑

暑为夏季火热之气所化,固为「阳邪」,带有火热的特点;暑性生散,最容易伤津耗气;且只有外感,没有内生。

一般在夏季气温过高,或烈日曝晒过久,或工作场所闷热而引起的,属「阳暑」,多表现出阳热亢盛的一系列症状,如高热、面泛红、心中烦躁、大汗淋漓、全身乏力、头晕、心慌心悸、胸闷恶心、注意力不集中、四肢麻木、口渴等。

是不是避开了高温、闷热的环境,就不会中暑了呢?其实,同样需要注意的另一种中暑叫「阴暑」。

夏季暑热湿盛,身体的毛孔大开、腠理疏松,若有以下行为,则容易导致寒湿之气阻滞人体的气机,暑气不得散,容易引发「阴暑」:

在阴寒、潮湿的地方久坐乘凉或是呼呼大睡;

在劳动、运动后立即用冷水洗澡、快速并大量饮用冰镇饮料;

睡觉时没有盖好被子,空调温度极低、风扇大开……

如果中了阴暑,会出现发热恶寒、无汗、身重疼痛、神疲倦怠,舌质淡、苔薄黄的表现,还有可能伴有腹痛腹泻等。

 《时病论》 

「暑热逼人者,畏而可避,可避则犯之者少;阴寒袭人者,快而莫知,莫知则犯之者多,故病暑者,阴暑居其八九。」

阳暑和阴暑都需要辨证施治。接下来,我们看看徐泊涛大夫提供的一个关于治疗阳暑的案例:

几年前的一个夏天,上午11点刚过,当时我正在诊室里教学生们正骨的手法。突然,一位女士搀扶着一位男士,跌跌撞撞闯了进来。

我一看,丈夫走都走不稳,摇摇晃晃几乎要晕倒。这位女士着急大喊:「医生,快帮我看看吧!我老公刚才在附近的工地干活,正拉着货,突然人就觉得昏沉,感觉没办法呼吸。」

我一看,这是中暑了。

急忙就拿出刮痧板,给患者的颈部涂上刮痧油,从颈部的风府穴往大椎穴方向刮,刮了几十下;紧接着,在患者的手肘内侧,找到尺泽穴,用力朝手掌的方向刮,一会就出来了很大的黑血点;接下来,找到患者膝盖后侧的委中穴,朝小腿的方向刮。

整套流程操作完以后,患者就没那么晕了。我让学生倒了杯温开水,加了一点点盐,患者喝了水以后,就睡着了。等他醒来的时候,人也没事了。

徐泊涛大夫解释,大椎穴、尺泽穴、委中穴,是中暑的急救穴。大椎穴,有调节阴阳之功,能清热解表;尺泽穴,可以调理肺气,清热和中;委中穴可以通经活络,活血化瘀,清热凉血,开窍醒神。

一般来说,中阴暑者,不建议刮痧,较好的缓解方式就是让身体微微发汗,如饮用能温暖肠胃、发汗的红糖姜水。当出现胸闷、恶心症状时,可按压内关穴;头晕、头痛闷胀者,建议适度按压风池穴。

「刮痧不是每个人都适用,老年人、孕妇、体弱者,以及患有皮肤病、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等疾病的患者都不适合刮痧。」最后,徐泊涛大夫还强调,有条件者最好就近择医。

这套「夏法」,真的很神奇

刮痧这种疗法可起到调节人体经络气血、解除疲劳、促进血液循环和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多用于治疗夏秋季时令病,如中暑、感冒和胃肠道疾病等,所以古代又称为「夏法」。

刮痧是在中医经络腧穴的理论下,通过特制的刮痧器具和相应的手法,蘸取一定的介质,在人体体表进行刮动,使皮肤局部出现红色粟粒状,或暗红色出血点等「出痧」变化,从而达到活血透痧的作用。

刮痧需要使用的工具包括刮痧板和刮痧油。刮痧板,通常可选用铜制的、牛角的,也可以用银元、瓷汤勺、蚌壳等。

刮痧油,可选用植物油(如如芝麻油、茶籽油、菜籽油、豆油、花生油、橄榄油)、药油(如如红花油、跌打损伤油、风湿油)等,不仅可防止刮痧板划伤皮肤,还可起到滋润皮肤、开泄毛孔,活血行气的作用。

↓更多中医外治功法,请订阅↓

↑更多中医外治功法,请订阅↑

另外,还可以选用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等作用的中草药,煎成药液,根据病情选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皮肤过敏者,外伤、溃疡、瘢痕、恶性肿瘤局部禁用。

在实际刮痧的操作中,中暑刮痧的操作方法有以下注意要点:

1

刮痧场所应荫凉而又非当风之处;

2

暴露待刮痧的皮肤,涂抹刮痧介质,刮板与皮肤成45°角进行刮拭;

3

刮痧部位:颈部:颈部正中线,风府穴至大椎穴,颈两侧至肩,风池穴至肩井穴;上肢肘窝尺泽穴;均由上往下刮,每个部位一般刮3~5分钟,以出痧(紫红色的痧痕)为度;

4

出痧后最好喝一杯温开水,并休息15~20分钟;

5

两小时以内忌洗冷水澡。

除了上文所提到的阳暑、阴暑,徐泊涛大夫还提醒大家要注意「情绪中暑」。暑天炎热,不仅容易使人感到身体疲倦乏力、食欲差,还常常觉得心烦意乱、情绪暴躁,或是无精打采、思绪纷繁无头绪等,也被称为「夏季情感障碍症」。

无论是心理还是身体,都需要预防中暑。这个季节需要我们学会心平气和、恬淡安宁,以达到「心静自然凉」。

跟徐大夫学中医,实现身心同调

刮痧作为日常疏通经络的保健方法,该如何根据十二经络的虚实判断,刮痧的方向?

刮痧根据力道的轻柔、速度的快慢,分为通、泻、补、泻等手法,如何掌握?

针砭汤药、静坐与导引,艾灸、点穴还是刮痧,哪种方法更适合自己?

如何简便且廉价地处理亲朋好友的不适,有没有简单的方式来获得健康?

《身心同调中医健康营(家庭篇)》有丰富的课程内容,在认真负责的徐泊涛大夫指导,以及细心体贴的助教帮助下,让你掌握中医辨证论治的思维逻辑,轻松学会望闻问切、取穴点穴、推拿按摩、静坐导引、艾灸……

通过认真学习和不断实践,改善了自身健康状况后,遇到各种疼痛、感冒、咳嗽、失眠等家庭常见不适,也不再慌乱、无助,让自己成为家庭中值得信赖的依靠。

以下是身心同调一期学员的相关反馈:

也许,你从未真正理解「健康」二字

↓积累知识,做家庭保健师↓

↑长按图片,扫码学习↑

声明

版权声明:

1.本文整理自徐泊涛大夫的医案,未经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转载。如欲转载及内容合作,请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ulizhongshu.com/zszz/659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