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条辨桑菊饮

治疗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http://www.znlvye.com/

温病条辨六、太阴风温,但咳,身不甚热,微渴者,辛凉轻剂桑菊饮主之。

咳,热伤肺络也。身不甚热,病不重也。渴而微,热不甚也。恐病轻药重,故另立轻剂方。

辛凉轻剂桑菊饮方

杏仁(二钱)连翘(一钱五分)薄荷(八分)桑叶(二钱五分)菊花(一钱)苦梗(二钱)甘草(八分)苇根(二钱)

水二杯,煮取一杯,日二服。二、三日不解,气粗似喘,燥在气分者,加石膏、知母;舌绛暮热,甚燥,邪初入营,加元参(二钱);犀角(一钱);在血分者,去薄荷、苇根,加麦冬、细生地、玉竹、丹皮各二钱;肺热甚加黄芩;渴者加花粉。

方论此辛甘化风、辛凉微苦之方也。盖肺为清虚之脏,微苦则降,辛凉则平,立此方所以避辛温也。今世佥用杏苏散通治四时咳嗽,不知杏苏散辛温,只宜风寒,不宜风温,且有不分表里之弊。此方独取桑叶、菊花者∶桑得箕星之精,箕好风,风气通于肝,故桑叶善平肝风;春乃肝令而主风,木旺金衰之候,故抑其有余,桑叶芳香有细毛,横纹最多,故亦走肺络而宣肺气。菊花晚成,芳香味甘,能补金水二脏,故用之以补其不足。风温咳嗽,虽系小病,常见误用辛温重剂销铄肺液,致久嗽成劳者不一而足。圣人不忽于细,必谨于微,医者于此等处,尤当加意也。

青龙试注:吴鞠通制本方之意是看不惯医生乱用杏苏散治疗咳嗽,他说杏苏散偏温只能适合风寒,不适合风热。

桑菊饮吴鞠通称之辛凉轻剂,银翘散是辛凉平剂,白虎汤是辛凉重剂;通过以上可以看出桑菊饮治疗温病最轻一种,温热之邪伤肺咳嗽;身热不甚,微渴说明热邪轻微,稍渴是银翘证,而白虎是口干口渴,至于白虎加人参是伤津严重,大渴饮饮。临床把握渴作为清热,或者养阴重要指标。

桑叶菊花可以疏风平肝,治疗头晕头痛,也能宣肺清热,因此作为主药,杏仁桔梗止咳化痰,连翘芦根清肺热解毒,芦根竹叶轻清宣透,其中芦根还能清肺热。薄荷少许开门缝散热之意,如果有汗薄荷可以去掉!甘草配合桔梗也能治疗肺痈《金匮要略》。

至于方后加减是根据卫气营血而设。气分大热加知母石膏,是白虎汤,卫气合邪治法;热邪热入营伤阴,加元参犀角凉血解毒养营;在血分去薄荷芦根加麦冬生地玉竹丹皮养阴凉血,符合叶天士所说入血只可凉血散血。肺热甚加黄芩,黄芩清热之力甚大,后世认为走上焦,黄连走中焦,黄柏走下焦。口渴严重再加天花粉,这是学自仲景柴胡桂枝干姜汤加花粉之意。

方子来源:本方是吴鞠通根据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如下:

项(二一)风温。脉虚。嗽。(风温)

桑叶薄荷杏仁象贝大沙参连翘

沈脉右搏数。风温呛咳。

桑叶杏仁象贝苡仁栝蒌皮白沙参

某(女)风温发热。咳。

薄荷连翘杏仁桑皮地骨皮木通黄芩炒楂

某(十岁)头胀。咳嗽。此风温上侵所致。

连翘(一钱半)薄荷(七分)杏仁(一钱半)桔梗(一钱)生甘草(三分)象贝(一钱)

某(十二)风温上受。咳嗽。失音咽痛。

杏仁薄荷连翘桔梗生甘草射干

因此吴鞠通绝对受到叶天士启发创制桑菊饮。另外桑菊饮除了能治风热犯肺咳嗽,还可以根据病机治疗肝风上饶头晕头痛,眼睛,等一些问题。下边罗列两例本人杂病给大家欣赏。

陈平伯《外感温病篇》也有桑杏为主一张方子。如第二条记载风温证,身热畏风,头痛咳嗽,口渴,脉浮数,舌苔白者,邪在表也。当用薄荷、前胡、杏仁、桔梗、桑叶、川贝之属,凉解表邪。杨云∶前胡、桔梗,一降一升,以泄肺邪。诚善,然桔梗宜少用。

赵绍琴先生治疗风热咳嗽有一经验方,组成为:桑叶10g,薄荷1g(后下),前胡6g,杏仁10g,芦根、白茅根各30g,浙贝母10g,或加黄芩10g。

风热初起,似有恶寒者,加淡豆豉10g,炒山栀10g,苦枯梗10g,宣郁透热。

风热较重,咽红肿痛,脉滑数有力者,加生石膏15g,瓜萎30g,大青叶20g,连翘10g,辛凉清解。

风热化火,咳嗽痰稠黏者,加知母6g,桑白皮10g,黛蛤散10g(包煎)。

干咳痰中带血,或大便干结者,加沙参10g,麦冬10g,或再加生地黄10g。

病初未予疏解,过用寒凉,形成凉遏,表现为咳嗽不愈者,药用苏叶6g,前胡6g,杏仁10g,栀子6g,枇杷叶10g,浙贝母6g。(《赵绍琴内科学》《赵绍琴临证法》)

赵绍琴夫人吴静芳痰热咳嗽验方桑叶汤,而这个桑叶汤我想就是桑菊饮化裁。后有查资料,《临证指南医案》卷八,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卷二有桑叶汤;桑叶、丹皮、夏枯草、黑山栀、川贝、苡仁。

但是吴老桑叶汤从药味来看属于桑菊饮变方。

桑叶15~30g,苦梗9g,生草10g,杏仁9克,大青叶15g,薄荷9g,芦根20g。

恶寒或微喘息加麻黄;高烧加栀子、连翘;口渴加生石膏;

胸满加瓜萎;咽充血,痒者加射干,马勃、便干加酒军;咳甚加生把叶30g;面肿加桑皮;身动气促者加沙参。

本人除用治疗风热咳嗽,曾经本方加减治疗口舌溃疡案一例

小伙子自己说:今天头晕的厉害,拿东西总是碰倒旁边的东西,但神志清醒,今天容易忘事,大便正常,小便略黄,口疮厉害,直径5mm,自发痛。

当时辨证:头晕,舌痛,尿黄,考虑风热外袭,桑叶菊花各10克,桔梗10克,连翘15克,忍冬藤30克,皂刺10克,白芷10克,甘草6克,竹叶15克,芦根20克,三剂日一剂。

反馈:

案语:这里我用桑菊平肝熄风治头晕,而且疏卫透热,加忍冬藤增强清热解毒力量,皂刺白芷桔梗排脓从疮疡入手,芦根竹叶轻清宣透肺胃之热。方对病机二剂而愈。

桑菊饮合小柴胡治疗口腔溃疡案二从某,女,53岁,主诉:舌头溃疡痛伴有胸闷气短乏力,头晕心烦晨起口苦口干,怕冷,手脚凉,身子重,犯困,睡眠可偶尔有梦,大便偶尔日二成形,尿黄。汗不多。(前一段吃减肥药后大便不成形口腔溃疡,服小柴胡后好多了)。既往痛风,膝关节炎病史。处方:柴胡桑菊饮加减:柴胡15克,黄芩10克,半夏10克,党参10克,麦冬10克,桑叶菊花各10克,桔梗10克,连翘15克,天花粉10克,甘草6克,生姜10克,大枣3枚。五剂日一剂二诊:舌头溃疡痛好了。胸闷气短乏力还有,头晕心烦好了,口苦口干有点,怕冷好了,手脚凉好了,身子重,犯困好了,睡眠可偶尔有梦,大便不成形日一,尿微黄味大妇科味大。汗不多。处方:柴胡10克,黄芩10克,半夏10克,党参6克,白术10克,茯苓15克,萆薢10克,黄柏6克,菖蒲10克,车前子10克,陈皮6克,炙甘草3克,生姜10克,大枣3枚五剂日一剂,这个女性患者,口疮,一般心火是原因,按照脏腑辨证。但是六经看,口苦乏力,头晕,气短,少阳明显,因此起手小柴胡,再加桑叶菊花平肝熄风治疗头晕,尿黄内热,再加连翘清热解毒,竹叶清心导热下行,桔梗天花粉清热解毒排脓,用了外科疮疡手法。加麦冬考虑有些阴亏,胸闷气短,配合党参益气养阴之力。名医蒲辅周验案一:韩某某,男,74岁,年3月28日初诊。昨晚发热,体温38.5℃,微咳,咽红,今晨体温37.9℃,小便黄。脉浮数,舌赤无苔。属风热感冒,治宜辛凉。处方:桑叶二钱,菊花二钱,牛蒡子二钱,连翘二钱,桔梗一钱,芦根五钱,僵蚕二钱,竹叶二钱,生甘草一钱,香豆豉三钱,薄荷(后下)八分,葱白(后下)三寸。水煎2次,共取ml,分早晚2次温服,连服2剂。3月30日复诊:服药后热退,体温36.4℃,咳嗽减轻,但痰黏滞不利。舌正无苔,脉缓和。感冒基本已愈,治以调和肺胃,兼化痰湿。处方:瓜萎壳二钱,橘红二钱,川贝母一钱半,前胡一钱半,云茯苓三钱,天冬三钱,竹茹二钱,枇杷叶三钱,芦根四钱。水煎2次,共取ml,兑蜂蜜一两,分早晚2次温服,连服2剂。(《蒲辅周医疗经验》)案二蒙某某,女,8个月,年4月10日会诊。腺病毒肺炎,高烧七天,现体温39.8℃,咳喘,周身发有皮疹,惊惕,口腔溃烂,唇干裂,腹微胀满,大便稀,日行五次。脉浮数有力,舌红少津,无苔。属风热闭肺,治宜宣肺祛风,辛凉透表法。处方:桑叶一钱,菊花二钱,杏仁一钱,薄荷(后下)七分,桔梗七分,芦根三钱,甘草八分,连翘一钱,僵蚕一钱半,蝉蜕(全)七个,葛根一钱,黄芩七分,葱白(后下)二寸。一剂二煎,共取ml,分多次温服。4月11日复诊:中西医结合治疗,热势稍减,体温39℃,昨夜有抽搐预兆,已用镇静剂。脉同前,舌红,苔微黄少津。面红,腹微满,四肢不凉。原方去葛根,加淡豆豉三钱,再服1剂,煎服法同前。4月12日三诊:身热已退,咳嗽痰减,皮疹渐退,思睡,不爱睁眼,大便稀好转,次数亦减少,腹已不胀满。脉浮数,舌红,苔薄白,舌唇仍溃烂。原方去葱豉,加炙枇杷叶一钱、前胡七分,煎服法同前,连服2剂而渐愈。(《蒲辅周医疗经验》)相关文章伤寒论——麻黄汤温病条辨——银翘散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ulizhongshu.com/zszz/534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