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突发事件处置实验室检测在传染病突发

在传染病的调查与处置中,实验室检测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其不仅是诊断传染病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开展疫情监测、进行健康评估和开展相关科学研究的重要环节。实验室检测结果常用来证实、验证流行病学假设,影响到对整个疫情的处置策略,而且实验室检测经常贯穿于整个事件的处置过程,常常从疾病暴发及应对早期即介入,通过及时检测指示后续工作的开展,并通常延续到现场控制之后仍在继续。因此,在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及应对时,要始终重视实验室的重要作用。实验室检测在传染病暴发疫情的现场处置过程中的主要作用如下。

一、病例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实验室检测常用于对具有明确病因线索的传染病病例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为判定疾病性质提供确切依据。对于症状相似、可能由不同病原体单独或重叠感染引起的疾病,通过临床检查常难以得出明确的结论,常常需要借助特异性实验室检测,才能确定感染病原体的种类。

二、确定传染源、病原携带者,探索感染来源

实验室常通过各种实验室技术如病原培养、分子生物学技术确定病原体的种类及型别,结合流行病学等资料综合分析、判断某一起事件的传染源或病原体来源,并确定病原携带者类型及感染范围,为明确疫情范围、控制传染源提供依据。尤其是对于健康带菌(毒)者、隐性感染者以及判断传染期等都需要通过实验室的检测结果来确认。

三、确定感染者及易感人群

在传染病调查中,常需要借助实验室检测确定传染病的感染者尤其是无症状感染者,以确定疫情范围及感染状态、感染水平,了解密切接触者、高危人群感染状况,为开展进一步监测和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四、明确传染病的可能传播途径

现场调查中,常需借助实验室检测对病例的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以及宿主动物及媒介标本、外环境标本等进行检测,并结合病例临床表现、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综合分析来判断疾病的可能传播途径。

五、确定传染病宿主及媒介

突发急性传染病的调查处理过程中,常需要迅速确定传染病的宿主动物及可能的媒介种类,除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查找必要的线索外,常常需要采集合适的动物或媒介标本开展实验室检测以了解宿主及媒介生物的感染情况以及抗体水平,为查找病因线索、及时采取正确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六、在疾病监测中的作用

在突发急性传染病疫情的调查及防控时,常需要建立应急监测系统了解疫情动态变化、波及范围以及防控措施效果,因而需要依靠实验室检测及时对病例作出诊断,了解人群感染情况以及宿主或外环境的病原携带或存活情况。

七、生物恐怖调查

许多病原体常可借助一些特殊物品、生物制品、血制品等介质用于生物恐怖,而这些必须通过必要的实验室检测分析,才能判定其是否携带传染性物质或致病因子,并经常需要在采取严格的生物防范措施条件下才能进行相关检测。

八、不明原因疾病的探索性研究

对于突发急性原因不明疾病,常需要结合流行病学、临床诊断等知识,综合运用多种实验室检测技术及方法,开展探索性检测,以证实或排除某种病原体,为探索疾病病因提供线索,并为开展防控提供参考,同时也为相关科学研究提供基础性研究。

九、评估防控措施及效果

判断突发急性传染病的应对防控措施是否有效,疾病是否仍然呈现流行状态以及人群免疫水平,常需要依靠实验室检测来确定;此外,还可以评价治疗方案是否有效,也可用于了解患者预后。

该内容摘自《传染病突发事件处置》

本书简介: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快速发展期和社会转型期,自然灾害频发,事故灾难,社会安全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断增多,卫生部门承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和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任务日益繁重,做好卫生应急培训工作,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卫生应急培训体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卫生应急队伍,是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任务,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需要。本系列教材将作为我国卫生行政部门以及疾控、医疗、监督等机构从事卫生应急工作人员的培训教材使用,提高培养质量和效率,规范和指导全国卫生应急培训工作。

本书作为培训教材之一,重点对传染病流行病学特点、传染病监测与异常情况发现、风险评估、现场调查、个人防护与安全、实验室检测、暴发(流行)控制措施、社会动员与风险沟通、特定情形下的传染病防控等传染病突发事件应急准备和处置的基本原则、通用技术、方法等进行了讲解和阐述;并提供了若干典型案例,全书共十个章节。本书的编写主要采用传统传染病流行病学原理和防控实践相结合,也引入了许多现代传染病流行病学及监测控制,以及现代应急管理的新理念、新概念和新方法,力图在保证内容科学性的前提下,突出实用性、可操作性和指导性。

目录:第一章 概述第一节 传染病防控基本原理第二节 传染病突发事件应对处置第二章 传染病暴发和流行的发现第一节 传染病发生的异常情况第二节 信息来源第三节 监测数据分析第三章 风险评估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内容和方法第三节 风险评估应用第四章 现场调查第一节 现场调查的目的和应用第二节 现场调查的基本步骤第三节 调查报告撰写第五章 个人防护与安全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个人防护的原则与要求第三节 个人防护装备的种类和使用第四节 防护用品的穿脱程序第五节 现场安全第六章 实验室检测第一节 实验室在传染病突发事件应对中的作用第二节 标本的采集、保存、运输第三节 主要实验室检测技术与用途第四节 实验室结果判断原则第七章 暴发(流行)控制措施第一节 预防控制措施种类第二节 干预措施制定原则第八章 社会动员与风险沟通第一节 社会动员第二节 风险沟通第三节 媒体沟通第四节 风险沟通效果评估第九章 特定情形下的传染病防控第一节 流感大流行第二节 生物恐怖第三节 输入性传染病第四节 自然灾害后的传染病防控第十章 典型案例第一节 侧重病因调查的案例第二节 侧重感染来源或方式的案例第三节 侧重干预措施设计的案例第四节 广东东莞基孔肯雅热处置第五节 传染病突发事件的风险评估案例电子书真容:

左右滑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ulizhongshu.com/zszz/527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