骄阳似火,酷暑炎炎
人们感叹夏日阳光的暴虐,逼人的暑气之中,却有这么一群人无惧酷热,为生命奔波。不管天气有多热,只要市民有需要,一个电话,他们就立即出发,顶着烈日,任汗流浃背———他们是急救人,是这座城市里流动的生命守卫者。
入夏以来随着气温的不断上升,各种意外事故频发,温州市急救中心也忙出了一组“燃烧”的数据,据统计,指挥中心平均每一天受理将近个有效警情,日出车趟以上,较平常上升20%,其中以车祸伤,酒精中毒,心血管疾病等为高发病种。夏季具有代表性的溺水与中暑病例,同比上升20%。
调度员:
1个报警没有处理好,一天的工作就是0
在温州市急救中心的调度室里,屏幕上闪烁的红单子表明不断有新的警情,警单信息显示有货车与轿车相撞、电瓶车撞倒人、有人中暑晕倒......调度员会确定地址、询问病情、调派车辆、下达任务。入夏以来,各种意外事故频发,接警数量也明显增多,他们经常忙得都顾不上喝一口水。
今年是刘瑞孜从事调度员第二个年头,每天她都会早早来到急救中心,了解当天出警概况并做好相关统计。
经过两年的历练,她对这份看似简单的工作已经有了不同的认识。刚工作时,她以为调度员的工作就是接警、处理警单,当好“接线员”。随着工作经验的增多,尤其在指挥中心亲身处置过几次情况紧急的警情后,她逐渐从中体会出调度员的荣誉感、使命感。虽然调度员未像一线出警人员一样奔赴救护生命的现场,但是作为急救排头兵,第一时间掌握地址了解现场情况,为出警提供正确的信息,能大大缩短救护车到达现场时间。与其他岗位相比,是不同的战场驰骋,确是同样的精彩演绎。
“让每个打进的群众满意”、“假如我是报警人”、“假如我是出警人员”“1=0”这4句话成为了她在接警员这个岗位上兢兢业业奋斗的方向标。“1=0”,意思就是说只要一个报警没有处理好,那这一天的工作就是0。可见,这排头兵肩上扛着的也是沉沉的使命和责任。
▲调度员认真接好每一个电话,处理好每一条警情。
急救人的一天:
争分夺秒,在烈日下为抢救生命奔波
当人们在空调房的时候,急救医生带着急救箱、一只担架,担着高温天气下救死扶伤的责任。
16:00
中心站救护车疾驰在路上,室外温逼近40度,柏油路经过暴晒,在车轮的碾压下也发出吱吱的声音。但车上的人无暇顾及这些,马上就要到达目的地了,急救医生戈大海调整了下呼吸,熟练地戴上手套。10分钟前指挥中心收到市民来电称娄桥菜篮子集团有人中暑,需要急救。
▲医生和驾驶员推着活动担架赶往病人身边
驾驶员姜显文极速找到离报警点最近的空地停下救护车,和大海医生一起熟练拉下活动担架,争分夺秒到达病人——一位中暑的小伙子身边,现场经医生简单处置后,小伙症状得到缓解,医院治疗。
▲在现场,急救医生仔细询问中暑病人的身体状况
看到病人无大碍后,大海医生和姜驾驶员才放心离去。随着高温热浪来袭,中暑、车祸伤,各类外伤,酒精中毒,热射病等疾病持续高发,急救医生碰到的因为热射病引起死亡的例子也不在少数。看似小病,但若没有及时处理,可能会带来巨大的伤害。所以,就算接到报警是常见的突发性小病症,他们也会快马加鞭赶到现场,因为生命很脆弱,丝毫放松马虎不得。
此次任务空车返回。真正的医疗急救工作并不像影视作品中描述得那般充满戏剧性,救死扶伤、抢救生命固然是急救人员的日常工作,但类似这样“空车去,空车回”的事情却也时有发生。作为院前急救医生最怕的是“打了,不需要救护车却又未电话及时告知,或是不接电话。”导致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后来回寻找,急救人员辛苦不说,更重要的是白白浪费了急救资源。
17:00回站途中
大海医生又接到一紧急任务称一病人家中酗酒,神志已不清,家属要医院与之汇合,收到命令后,驾驶员姜显文立即掉头前行,正逢下班高峰期,虽然路况不佳,驾驶员还是凭借着娴熟的驾驶技术和技巧,使救护车灵活避开拥挤车辆,快速、安全地抵达现场。
医院急诊接受了简单处置,经与急诊人员交接后了解,患者6小时前狂饮7瓶毫升啤酒导致酒精中毒,现神志不清,时而胡言乱语并伴有呕吐症状。为接受进一步治疗,在家属同意下,众人合力将患者抬入救护车并固定,大海医生经过体格检查发现患者不仅意识不清,同时伴有心率加快,瞳孔反应迟钝等病情加重现象,立即给予必要生命支持。驾驶员随即拉响警笛,医院方向一路疾驰而去。
▲救护车上,急救医生对病人采取相应急救措施,直至医院
18:48
与医院急诊科交接后,医生和驾驶员回到了救护车上。车载终端上的“状态”一栏,从“完成任务”跳回了“途中待命”。返回急救站的路上,极端的高温天气、连续高强度的紧张工作,使得两人都倍感疲惫。
▲医院急诊科人员做好病情交接
但最让他们犯愁的不是炎热的天气,而是市民“情绪中暑”,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处于着急中的报警人往往不能正确表述地址、病况等信息,甚至对急救医生大声辱骂,双方的沟通不畅会对救护车找寻现场、医生做出病情判断造成一定影响。在接送病人的过程中也常碰到过道路交通拥堵的情况,期间部分社会车辆不给让行的情况也屡有发生,驾驶员无奈只能见缝插“车”。
“越紧急的情况,就越需要相互理解吧。”驾驶员姜显文说道。
三九三伏,严寒酷暑。
急救人在高温中坚守着自己的岗位,在烈日下挥洒着热汗,他们用比气温更高的士气和干劲做好分内工作,努力构架城市安全生命线的保障。
您的尊重和理解
是对他们工作最大的支持!
来源:温州市急救中心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