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天气,谨防中暑
中暑是指在高温环境下,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引起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功能障碍,高温作业和夏季高发。
一、中暑的症状
根据中暑的症状,可分为先兆、轻度和重症中暑三类。根据病情程度不同,又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
先兆中暑是指在高温环境中出现乏力、大汗、口渴、头痛、头晕、眼花、耳鸣、恶心、胸闷等症状。
轻度中暑除以上症状外,主要表现为面色潮红、皮肤灼热、体温升高至38度以上,也可伴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脉率增快、血压下降、皮肤湿冷等。
重症中暑除轻度中暑表现外,还有痉挛、腹痛、高热晕厥、昏迷、虚脱或休克,严重的会引起死亡。
二、发生中暑后,应当采取什么措施应对出现中暑先兆或轻度中暑,应及时转移至阴凉、通风处静卧休息,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变化;可饮用淡盐水、冷西瓜水、绿豆汤等进行补水。
对于出现脱水、循环衰竭、痉挛、高热等症状的重症中医院进行急救处理,救治重点是降低体温,纠正体内水、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积极防治休克及肺水肿。
三、如何预防中暑(一)防暑
最简单的防暑就是尽量躲避高温,减少高温暴露。高温天气下,避免在一天中最热的时候外出,减少剧烈运动。如果已经外出,则尽量躲避在庇护场所,例如在河岸堤坝应搭建简易遮阳棚,避免一线抗洪抢险救灾人员长时间直接暴露于高温天气。另外车辆虽然可以遮蔽阳光直晒,但是在车辆停止运行时,高温天气下车内温度可快速升高,因此,停车后千万记得将小孩、老人等脆弱人群及时带离车内。
(二)降温
首先要给房间降温。当室外达到高温时,尽量避免外出的同时要关闭房间的门窗,同时使用空调或电扇,保持房间温度在适宜范围内。但是使用空调时应注意通风换气,可以选择当室外温度降低时开窗通风。
第二要给身体降温。降温的方法有两种,第一是增加洗澡次数,保持身体凉爽;第二是穿着浅色、宽松衣服,如果已经在室外活动,那记得佩戴遮阳帽以及太阳镜,避免紫外线侵害。
(三)补水
高温时身体为调节温度会产生大量汗液,因此身体需要及时补充足量水分,例如白开水、绿豆汤等,但是糖分高及含酒精的饮品并不适宜饮用。
(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