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小德育炎炎夏日,家长们快来pick

点击上方蓝字   盛夏已经来临,气温飙升,二小提醒各位家长预防中暑是当务之急,现送上一份防中暑指南。

什么是中暑?

  中暑是指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或者在夏季炎热环境中进行体力劳动或体育运动,且无相应的防护措施,引起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而发生的高烧,皮肤干燥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表现的高温综合症。

  中暑分为先兆中暑,轻度中暑和重度中暑。先兆中暑症状是在高温环境下,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轻症中暑常表现有口渴,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痛,头晕,胸闷,心悸,多汗,神软,疲乏,面色干红或苍白,血压有下降,体温多有升高。重度中暑包括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热痉挛特点:多发生于大量出汗及口渴,饮水多而盐分补充不足致血中氯化钠浓度急速明显降低时。这类中暑发生时肌肉会突然出现阵发性的痉挛样疼痛;热衰竭特点:这种中暑常发生在老年人或一时未能适应高温的人群。主要症状为头晕,头痛,心慌,口渴,恶心,呕吐,皮肤湿冷,血压下降,晕厥或神志模糊。此时的体温正常或稍微增高;热射病是指因高温引起的人体体温调节功能突然破坏,以致散热受阻,发生的严重急症。

什么是热射病?

  热射病其实是严重中暑的一种类型,是一种致命性急症。热射病是指因高温引起的人体体温调节功能突然破坏,以致散热受阻,表现为高热,常常可超过41℃,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可为意识模糊,惊厥,严重时无反应,无汗,甚至循环衰竭,呼吸衰竭或休克。临床上分为二种类型:劳力性和非劳力性热射病,劳力性主要是在高温环境下自身产热过多发生(如夏季在室外打球,长时间跑步),发病迅速;非劳力性主要是在高温体温调节功能障碍引起散热减少(如在高温期间,生活环境中没有空调的老年人),它发病缓慢些,可以在数天之内发生。

7招预防中暑

  1.应避免高温环境中或夏季阳光下长时间作业和运动,尽量减少在室外的停留时间;避免炎热夏季中午外出,尤其是老年人,如需外出,尽量要走阴凉处,需要有防护措施,如打遮阳伞,戴太阳帽等,避免阳光直晒。

  2.夏季室内温度往往较高,有条件应当开空调、电风扇等帮助降低室温,如家中没有安装空调,也可以去比较清凉的地方暂时休息帮助避暑。

  3.可以适当食用西瓜,冰镇绿豆汤,冷饮帮助消暑,尤其是西瓜味甜多汁性凉,是清暑解渴的瓜类之首。

  4.多喝水适当补充盐分。喝水应“量出而入”,根据自己出汗量来决定补充多少水分。补充水分最好少量多次。一次到毫升左右为宜。同时,喝水不忘补充盐分,人体通过排汗来散热,而汗水会带走体内大量的盐分。可以在一升的水里加半勺盐,补充体内流失的盐分。

  5.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每天中午最好有1小时左右的午睡,晚上尽量在11点前入睡,高温天气体力消耗大,容易感到疲劳,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有助预防中暑。

  6.多喝粥:夏季人体的肠胃因受暑热刺激,功能会相对减弱,容易发生头重倦怠,食欲不振等不适。因此,喝消暑粥是不错的选择,如绿豆粥,金银花粥,薄荷粥,莲子粥等。

  7.身边备用藿香正气水,以防应急之用,尤其是夏季外出办事或劳动时。

中暑及热射病这样处理

  1.停止活动,到凉爽的环境中休息,脱去患者多余的紧身衣服。

  2.如果患者有反应并且没有恶心呕吐,可以给患者喝水或者饮料,也可以服用藿香正气水、人丹、十滴水等中药;

  3.用湿的凉毛巾放置在患者的头部和躯干帮助降温,或将冰袋放置患者的腋下、颈部和腹股沟处;

  4.如果半小时情况没有改善或者重症高热(热射病)医院治疗;转送时注意搬运患者时应用担架运送,不可使患者步行,运送途中尽可能用冰袋敷于患者额头,枕后,胸口,肘窝及大腿根部,积极进行物理降温。

  5.对于重症高热患者,体外降温无效者,可用冰盐水进行胃或直肠灌洗,也可用4℃的5%葡萄糖盐水或生理盐水至0ml静脉滴注,降温和扩容兼顾;必要时无菌生理盐水进行腹膜腔灌洗或血液透析,或将自体血液外冷却后回输体内降温。

  6.对症治疗。昏迷患者容易发生肺部感染和褥疮,须加强护理。提供必须的热量和营养物质以促使患者恢复,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吸氧。积极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维持酸碱平衡。补液速度不宜过快,以免诱发心力衰竭,发生心力衰竭时予以快速效应的洋地黄制剂。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ulizhongshu.com/zsyw/795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