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来的意外令人易慌乱,比如鱼刺卡到喉咙。这时,很多人都会采取喝醋、吃饭团等方式将鱼刺“冲”到肠胃中。医院急诊科徐尚刚医生表示,这种方法缺乏科学依据,且存在伤害咽喉部、食道的风险。他建议在进食过程中细嚼慢咽,进食过程中避免谈笑风生,如发生医院就诊。
生活中除了鱼刺卡喉事件令人难受、心急,医院急诊科医生刘晓林告诉我们,药物中毒、酒精中毒、心脑血管意外等也是急诊科常见的突发疾病。
今天,我们请到了这两位急诊科的医生来为大家传授生活中常见突发疾病的自救小窍门。
1药物中毒徐医生建议患者如误服或自服(毒)医院就诊,尽可能于6小时内洗胃,同行家属需携带患者服用的(毒)医院,好让医生了解(毒)药物的成分,以便及时使用特效解毒剂进行治疗。
刘医生告诉我们,第一时间内可以采取食指、棉签、筷子等刺激咽喉部达到催吐的目的,尽量减少毒药物的吸收。
当然啦,服用药物一定要遵循医嘱,不要随便乱吃噢。
2酒精中毒“患者呕吐时,一定要让他(患者)把头偏向一侧,以免他在无意识之下将呕吐物吞下,造成窒息。喝酒的前后一周不要服用特殊药物,比如青霉素、头孢等抗生素。如患者发生昏迷,医院就诊”刘医生说。
3急性脑卒中心脑血管疾病号称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对于急性脑卒中,徐医生告诉我们,该病发作有几大信号,比如偏身肢体乏力、麻木、一侧口角歪斜、言语不清、莫名其妙的跌跤等等。
另外,徐医生说,对于已昏迷患者一定要保证呼吸道的通畅,以免患者发生窒息。
4中暑重度中暑又称热射病,此时患者体温高达42度左右、处于昏迷状态。
刘医生告诉我们,热射医院进行降温、治疗。通常急诊科先使用冰毯、冰帽、冬眠合剂等降温的方式,使患者的体温在1小时内降至38摄氏度左右,辅以快速补液,同时保证患者呼吸、循环的支持(必要时气管插管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另外是针对并发症的治疗(并发症包括多器官系统功能障碍甚至衰竭)。
徐医生表示中暑重在预防,在高温、不通风、湿度大于60%的环境中工作或生活,容易发生中暑,特别是年老体弱、肥胖、孕妇等人群更易发生。建议大家,不要在太阳直射下长时间工作,工作环境要保持通风,及时补充水分。轻度中暑表现为热痉挛,小腿肌肉腓肠肌的疼痛尤为显著,此时应立刻停止工作,到通风阴凉处休息,并及时补充水分以缓解中暑。重度中暑表现为体温上升,大汗淋漓或者无汗,此时处于非常危险的状态,可以用冷毛巾擦身或者冷水沐浴,进行体外降温,尽早就医。基本的清凉药物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可以常备。
5创伤出血徐医生说:“对于颜面部或四肢的创伤出血可以用手指或手掌,用相对干净的毛巾及时压迫止血,医院进行后续处置。”
6低血糖反应刘医生表示,发生低血糖反应时应先进食,口服糖水或先吃一颗糖,寻找提供热量最快的方式。
“糖尿病病人可以常备巧克力、糖果、饼干(除外无糖饼干)等以防低血糖的发生”徐医生补充。
小贴士最后,徐医生温馨提示大家,在拨打救助电话时,一定要保持冷静,要告诉医护人员事件发生的类型、详细的地址,所在位置标志性的建筑物,要等对方挂机之后才能挂机,一定要保持电话畅通,并派人在重要路口迎接。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