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大暑,大暑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此时应该如何养生?古人又曾如何消暑?不妨让小编带你清凉一夏。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大暑,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其气候特征是:“斗指丙为大暑,斯时天气甚烈于小暑,故名曰大暑。”大暑气温最高,农作物生长最快,同时,很多地区的旱、涝、风灾等各种气象灾害也最为频繁。
▲节气文人画《大暑》朱樵
图片来源:《二十四节气国画图册》
大暑重“养心”
﹏﹏﹏﹏﹏﹏﹏﹏﹏﹏﹏﹏﹏﹏﹏睡觉“宁心”
夏天要有充足的睡眠,“热天睡好觉,胜吃西洋参”。睡眠好,心情好,有利于心神的宁静。晚睡早起,可以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虚的变化,而相对不足的睡眠则可以用午休做补偿。
大笑“开心”
笑是夏天养生的良药。“笑一笑,十年少”,不无道理。夏季气候闷热,易使血压升高,心烦意乱,这时若能笑口常开,就能改善情绪,从而协调人体各脏器的功能。
饮茶“安心”
夏季天热容易出汗,而中医向来视汗为“心之液”,出汗过多易消耗心脏阴液。用金银花、金莲花、百合花这三种花一起泡茶喝,可以起到清心火、清热解毒的作用,是非常简单且实用的养心茶。
喝粥“健心”
喝粥养生是大暑时节比较好的选择,暑天喝粥不但可以生津止渴,清凉解暑,还能补养身体。荷叶薄荷粥:鲜荷叶1张,薄荷30克,粳米克。将荷叶洗净、切碎,薄荷洗净,两物加适量清水用中火煮后取汁,倒入粳米煮粥,然后加冰糖,即可食用。
且读消夏诗
﹏﹏﹏﹏﹏﹏﹏﹏﹏﹏﹏﹏﹏﹏﹏﹏﹏﹏﹏﹏﹏﹏炎炎夏日,在古人留下的诗词中寻找避暑良方,如临其境,顿生丝丝凉意,夏日的暑气也仿佛随之而去。
《夏日山中》
李白(唐)
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
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夏日闲放》
白居易(唐)
时暑不出门,亦无宾客至。静室深下帘,小庭新扫地。
褰裳复岸帻,闲傲得自恣。朝景枕簟清,乘凉一觉睡。
午餐何所有,鱼肉一两味。夏服亦无多,蕉纱三五事。
资身既给足,长物徒烦费。若比箪瓢人,吾今太富贵。
《山亭夏日》
高骈(唐)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夏日南亭怀辛大》
孟浩然(唐)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大暑》
曾几(宋)
赤日几时过,清风无处寻。
经书聊枕籍,瓜李漫浮沉。
兰若静复静,茅茨深又深。
炎蒸乃如许,那更惜分阴。
《暮热游荷池上》
杨万里(宋)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天净沙·夏》
白朴(元)
云收雨过波添,
楼高水冷瓜甜,
绿树阴垂画檐。
纱厨藤簟,
玉人罗扇轻缣。
暑假已经来临,家长带孩子出去玩的时候碰上雷雨天怎么办?怎样预防孩子中暑?交通安全需要注意些啥?防溺水、防病毒又有哪些注意事项?孩子在家用火用电安全等方面怎么做?今天儿童夏季健康安全大礼包送给家长和孩子!
特别提示“游泳圈”≠“救生圈”很多家长会带着孩子去游泳,不会游泳的套个游泳圈,也能在海里河里游泳池里泡着,但游泳圈不是救生圈,属于水上玩具,起不到“救生”作用。有时候,一不小心,游泳圈还会变成“夺命圈”。
年5月16日,在山东烟台一家儿童游泳馆内发生一起险情。孩子带游泳圈在泳池中溺水1分多钟,直至奄奄一息才被救起。
△女童套游泳圈倒立溺水72秒
梳理有关游泳圈的新闻,你会发现类似的事件之前也发生过。
年7月,江苏的李先生带着孩子去游泳馆时遭遇惊魂一幕,套在3岁宝宝身上新买的游泳圈竟然漏气,导致孩子在水中不断起伏,孩子的头数次被泳圈压得没入水面,所幸李先生救助及时,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年7月28日晚上,厦门海边发生一起溺水事故,退潮将姐弟俩共用的充气式救生圈打翻,弟弟瞬间失去依靠后被潮水卷走。不会游泳的父亲下水救援,父子俩双双溺亡。
游泳圈≠救生圈
游泳圈与救生圈执行的国家标准是不一样的,救生圈是起救生作用的,它具有很多附属功能;而游泳圈被定义为水上玩具,执行的只是玩具标准。
与真正的救生圈相比,游泳圈重量太轻,很难准确投掷,容易破损漏气,抗压能力很差,极易爆裂;塑料表面遇水湿滑,较难抓握。
市面上普遍的充气式圆形游泳圈,图案多样,售价多从十几元到几十元不等。然而,这类游泳圈上面标有的禁止事项、使用事项等却无人细看!
上面通常会标明:仅作为戏水玩具而非救生器材、需要大人陪同、忌尖器划碰等安全提示。
一些市面上的游泳圈还是三无产品,质量很差!很容易漏气,破碎甚至爆开,安全系数极低!
△真正的救生圈是这样子的,多为橙红色,家长们要认准啦!
花两分钟看下面这条视频
就知道哪些游泳圈不能买
再次提醒:游泳圈只适合在游泳池的浅水区域使用。而如果到深水区、水库、海边游泳的话最好使用救生圈,毕竟安全性较高,即便游泳时遇险,只要紧紧抓住救生圈,可以保证不会下沉,为救援争取时间。
其他日常防范攻略一:防溺水
家长或看护人,决不能将儿童单独留在浴缸、浴盆或开放的水源边。家长与儿童的距离要伸手可及,专心看管,不能疏忽。以下8个要点,家长们要牢记!
儿童溺水防护8要点
■不要私自下水游泳,家长时刻看护。
■坚持让孩子穿高质量的浮身物。
■要求孩子下水前活动身体,避免出现抽筋等现象。
■在水中不要喂孩子吃东西,有可能被呛住。
■教育孩子不在水中互相嬉闹,防止呛水窒息。
■教孩子学习游泳,并学习心肺复苏等技能。
■不到不熟悉、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不熟悉水性、水下情况不明时,不要擅自下水施救。
在加强预防的同时,家长及监护人也要掌握相关的急救知识和技能。意外发生后,救人刻不容缓,以下6点要知道!
儿童溺水后的正确施救方法
◆迅速救上岸
最好从背部将落水者头部托起,或从上面拉起其胸部,使其面部露出水面,然后将其拖上岸。
◆清除口鼻堵塞物
让溺水者头朝下,撬开其牙齿,用手指清除口腔和鼻腔内杂物。
◆倒出呼吸道内积水
救人者半跪,顶住溺水者的腹部,让溺水者头朝下,拍背。
◆人工呼吸
对呼吸及心跳微弱或心跳刚刚停止的溺水者,迅速进行人工呼吸,同时做胸外心脏按压。
◆吸氧
现场有医疗条件,可对溺水者注射强心药物及吸氧。条件不足的,用手按压或针刺溺水者的人中等穴位。
◆脱下外套
如果溺水者身上穿着外套,要尽早脱下,湿漉漉的外套会带走身体热能,产生低温伤害。
攻略二:防中暑
、
儿童防中暑5要点
◆尽量选择吸汗宽松透气的衣服
夏天,由于天气炎热,家长尽量给孩子选择吸汗、宽松、透气的衣服,同时要注意勤洗勤换。另外,当室内公共场所温度过低时,可适当给孩子增加衣物。
◆注意防晒
出门要做好防晒工作,戴太阳镜、遮阳帽或使用遮阳伞。长时间在外时,要准备好防暑药品,包括:藿香正气、十滴水、仁丹等等。
◆注意降温
经常洗澡,或利用身边条件适当降低体温,防止身体的水分过分蒸发。注意中午至下午14时,阳光最强烈的时候,尽量不要待在户外。
◆注意运动强度
夏天运动的时候,建议大家从小强度的运动开始,如游泳、慢跑、快走等,让身体逐步适应,保证锻炼效果。
◆注意饮食
夏季较容易引发肠道传染疾病,少给孩子吃一些发泡的油炸零食,少吃甜食。最好给孩子多吃瓜果蔬菜,可用这些蔬菜做些凉菜、在菜中加点蒜泥,既清凉可口,又有助于预防肠道传染病。
攻略三:防雷电
雷电对人体的伤害,有电流的直接作用和超压或动力作用,以及高温作用。当人遭受雷电击的一瞬间,电流迅速通过人体,重者可导致心跳、呼吸停止,脑组织缺氧而死亡。另外,雷击时产生的火花,也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皮肤烧灼伤。
雷雨天在室内做好哪些预防措施?
■关好门窗,防止球形雷蹿入室内造成危害。
■不要看电视、上网,应拔掉电话线、电视天线以及音响、空调机等一切可能将雷击引入室内的电源插头。
■打雷时,不要靠在墙壁边、门窗边、阳台,坐在房间正中央最为安全,但不要停留在电灯正下方,以免在打雷时产生感应电而发生意外。
■不要靠近室内金属设备,如暖气管道、自来水管、钢柱等,以防雷电电流经它们蹿入人体。因为避雷针只能保护建筑物,对从电线、电话线、金属管线等侵入的雷电无能为力。
■不要穿湿的衣服和拖鞋。
■尽量不要接听和拨打手机,固定电话也应避免在雷击时使用。如果是在有避雷针的建筑物内,有电磁屏蔽,可以在室内使用无绳电话或手机。
■雷雨天气时不要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或者其他淋浴设备洗澡。因为雷电有可能会沿着水流袭来。及时关掉煤气,并时刻注意煤气是否泄漏。
攻略四:防范家居用电和火患
用火用电5要点
◆不玩火,不携带火种,发现火灾不得逞能上前灭火,要及时报告大人或报警。
◆家长不在家时,不使用煤气、液化气灶具等。
◆要在家长的指导下逐步学会使用家用电器。
◆不要乱动、乱接电线、灯头、插座等。
◆不要在标有“高压危险”的地方玩耍。
攻略五:饮食安全要保障
4个要点快记牢
◆自觉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勤洗手,防止传染病的发生。
◆购买有包装的食品时,要看清商标、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三无”食品、过期食品一定不要购买食用。
◆生吃瓜果要注意洗干净后才可食用,不吃腐烂、变质的瓜果。严禁吸烟、喝酒。
◆不暴饮暴食,防止消化不良。
攻略六:出门在外守规矩
暑期出行需要注意哪些规则?
◆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不在马路上跑闹、玩耍。
◆横穿马路要走斑马线、人行天桥等,不得随意横穿。
◆不得在马路中央骑自行车。
◆遵守公共秩序,排队等车,车未停稳不得靠近车辆,上下车时不拥挤。
◆文明乘车,乘车时要系好安全带或抓牢扶手。
攻略七:上网冲浪需谨慎
假期上网安全不可小觑
◆上网时不把个人和家庭信息告诉他人。
◆保护自己的密码口令安全,不告诉他人。
◆聊天交友要谨慎,不与网友见面。
◆上网要有节制,文明健康上网。
攻略八:防范虫蚊和病毒
夏季是一些传染病的高发阶段,由于蚊虫过多也增加了传染渠道。从手足口、诺如到寨卡……这些都会影响孩子们的健康。不过,每种传染病都有它的特点和传播途径,掌握好方法也可以有效预防!
远离虫蚊、病毒4要点
1、蚊子可传播哪些传染病?
蚊子可传播疟疾、乙脑、黄热病、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寨卡病毒病等多种疾病,其中寨卡病毒病主要是由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传播。
2、如何使用驱蚊剂?
将驱蚊剂喷、涂抹在头部、四肢等裸露皮肤处,特别是耳后、颈部等部位,要避免药物进入眼睛和嘴里。一般室外环境间隔2-4个小时涂抹一次驱蚊剂。
3、蚊虫叮咬后如何处理?
一般蚊虫叮咬的处理主要是止痒,可外涂清凉油、风油精等止痒、抗炎。如果发生局部肿胀、感染,及发热、皮疹等症状,医院就诊。
4、外出旅行如何避免蚊虫叮咬?
外出旅行特别是有寨卡病毒病、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和黄热病流行的地区旅行,应避免蚊虫叮咬而感染。要穿浅颜色的长袖衣裳和长裤,裸露皮肤涂抹驱蚊剂,特别是耳后、颈部等部位;有条件可穿戴应用菊酯类杀虫剂处理过(如浸泡)的长袖衣裳、长裤和袜子,可更有效保护。
图文由人民网、共青团中央综合整理,部分内容综合自网络,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