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高温中暑预防与紧急处理指南
入伏以来,全省因高温中暑所致疾病的数据不断攀升,我国每年因高温中暑导致的疾病和死亡日益成为公众 热疹,又称痱子,是一种在炎热、潮湿的天气里大量出汗而引起的皮肤刺激。它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常见于少年儿童。这种皮疹在肌肤凉爽后不久可自行消失。识别: 痱子看起来像一个红色的丘疹或小水疱群。常出现在脖子、上胸部、腹股沟、乳房下和肘折处。处理: 凉爽,湿度小的环境。保持患处干燥。使用痱子粉可以让感觉好一些。热疹的治疗简单,医院接受专业的救助。(二)晒伤 人们应尽量避免晒伤。虽然晒伤引起的不适通常很轻微,一般一周以后可自行缓解,但它仍然是一种对皮肤的伤害。医院进行医治。识别: 皮肤变红,可以感到疼痛,暴晒后温度异常升高。处理: 如果未满1周岁或出现发热、水泡、严重疼痛的症状,要咨询专业的医生; 同时,在处理晒伤的皮肤时,应记住以下要点: 1)避免反复日晒; 2)晒伤的地方请冷敷,或浸泡在凉水中; 3)在晒伤的地方涂抹保湿乳液,不要使用霜、软膏等质地过于浓稠的护肤品; 4)不要挤破水泡。(三)热痉挛 热痉挛通常发生在人进行剧烈运动且大量出汗时,使人身体中的盐分和水分随汗液一同流失。肌肉中的含盐量低可能是造成热痉挛的原因。此外,热痉挛也可能是热衰竭的一种表现。识别: 热痉挛表现为肌肉疼痛或抽搐。通常剧烈活动之后,发生在腹部、手臂或腿部。常呈对称性,时而发作,时而缓解。处理: 1)停止一切活动,静坐在凉爽的地方休息; 2)饮用稀释、清爽的果汁或运动饮料; 3)即使痉挛得到缓解,之后的几小时内也不要再进行重体力劳动或剧烈的运动,那样只会进一步透支能量导致热衰竭甚至热射病; 4)如果病人有心脏病史、低盐饮食、或1小时后热痉挛的状况还没有消退,要寻求专业的医疗处理。(四)热衰竭 热衰竭是一种高温引起的相对温和的健康问题。它可以是高温暴露,体液补给不足,或身体水、盐、矿物质不平衡,经由几天的连续积累发展而来,是身体对过度流失水分和盐分做出的响应。识别: 热衰竭起病迅速,皮肤有可能是冰凉且潮湿的。患者血压下降,脉搏快且虚弱,呼吸急促且浅,轻度脱水,体温稍高或正常。此时,患者如有反胃、腹泻或呕吐,会失去更多体液导致情况继续恶化,甚至热射病。处理: 1)凉爽且不含酒精的饮料 2)休息 3)凉水澡或擦拭身体 4)开空调 5)换上轻便的衣服
如果有以下情况,请立即就医:症状严重、伴有心脏疾病或高血压。
除此之外,可先帮助病人降温,如果症状持续不好转或继续恶化,要及时寻求医疗救助。(五)热射病 当身体无法调节自身的体温时,会发生热射病。高温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使身体温度温迅速升高。在10~15分钟内,体温可达到40摄氏度以上。如果不接受紧急救护,热射病可导致死亡或残疾。识别: 热射病的表现多样,可能包括: 1)头晕 2)搏动性头疼 3)恶心 4)极高的体温(口腔体温大于39.5摄氏度) 5)皮肤红、热、且干燥无汗 6)怕冷 7)快速、沉重的脉搏 8)意识模糊 9)口齿不清 10)不省人事处理: 在试图给病人降温的同时,周围其他人应帮忙拨打急救电话 1)将病人移到阴凉的地方 2)不论使用何种方法,迅速给病人降温 3)监测病人的体温,坚持努力帮助病人降温直到体温降到38摄氏度 4)如果急救人员未能及时赶到,请继续拨打、等寻求更多的指导与帮助 5)不要给病人喝水:有时,病人的肌肉会因热射病发生不自主的抽搐。发生这种情况时,要阻止病人伤害到自己。不要在病人的嘴里放任何东西,不要试图喂液体给他/她补充水分。如果发生呕吐,请翻转病人的身体使其侧躺,以确保其呼吸道通畅 6)尽快得到专业的医疗救助。特别应注意的是,以上自救措施并不能真正替代医疗救治的作用,它们可以帮助人们自我识别身体的预警信号并及时做出反应,防止中暑的状况进一步恶化。抵御中暑最好的措施就是预防——保持凉爽。炎热的天气里,在饮水、行为活动、及服装方面做些简单的改变,就可以很好地预防中暑,保持健康。
文章来源:中国疾控预防控制中心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