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晚,伴随着阵阵急促的救护车鸣笛声,从21时47分至22时09分的22分钟时间里,医院急诊科陆续接收了7名中暑的年轻人。好在经过及时救治,这些年轻人均已脱离了危险。“白天持续高温炙烤,晚上温度也没有降下来,加上现场人员密集,很容易出现中暑。”7日,医院急诊科主任陶立轩提醒市民,高温高湿天尽量避免参加聚集性活动。“想到音乐节现场肯定很多人,为了抢个好点的位置,我早上10时就去了现场一直等着,没想到开场还没听几首歌就先倒下了。”躺在病床上,年仅14岁的小天在症状缓解后告诉了医生中暑的原委。相比小天,同一批被送来的18岁男孩晓健体温则一度升到38℃多,除了胸闷、头痛、四肢乏力持续一个多小时,还出现了肾功能异常,幸好送医及时才没有出现更严重的后果。“虽然是晚上,但室外温度还是很高。”歌没听几首,医院,晓健肠子都悔青了。据了解,7位年轻人中年纪最小的是14岁的小天,年纪最大的也只有23岁。“幸好都是年轻人,如果是年龄大的老年人、小孩或是身体素质较差的人,那后果会严重得多。”参与抢救的急诊科医生王芳芳告诉记者,经过吸氧、葡萄糖注射、补液、止吐、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对症处置,7人中除有一人症状较轻自行离院,另外6人经过急诊留观后,目前均已脱离危险、恢复正常。中暑多发生在高温高湿环境中,疲劳、饥饿状态下和体质虚弱者更容易中招。长时间待在高温环境下,出现大汗、口渴、头晕、头痛、高热等情况,很有可能是中暑了。中暑的预后与高热程度、持续时间、降温速度、重要器官损伤程度等密切相关。按轻重程度分为先兆中暑、轻度中暑、重度中暑,其中重度中暑又分为热痉挛、热衰竭、热射病。“近段时间全国多地都发生了热射病。”王芳芳透露,重度中暑治疗不及时,病死率可达80%。医院急诊科主任陶立轩提醒市民,近期气温持续攀升,中暑的高峰期持续中,应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