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前些日子还在吐槽今年夏天不像夏天,就连去武汉出差的出租车司机都吐槽“往年早热起来了”,但真的热起来的时候……又无比怀念曾经的凉爽……
虽然室内是有空调,但是一冷一热,一热一冷不仅容易感冒,也容易中暑呢!
夏天让人头疼的各种疾病,其实中暑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总觉得就是热大了,凉快凉快就好……其实很多体弱多病的人,老人家们,孕妈妈们,更多的是小宝宝们,简直就成了中暑的VIP,不做好防护措施出门,简直就是作孽呀!
然而作为“年轻体力旺”的宝宝们,有不安于在家享福,不用上幼儿园的日子当然希望爸爸妈妈带着他们跟小伙伴约约约啊……
这可愁坏了广大家长——大人知道这个天不好让孩子去疯跑,但是小孩子自己并不知道,他们会觉得很热,但并不知道这样会有什么危险,经常自己跑着跑着撞进了危险的怀抱……
为什么小孩是中暑中的VIP?
体温调节系统发育不完善
人会通过出汗的方式来排热,但是小宝宝的体温调节系统还没有发育完善,汗腺也不健全,无法像成年人那样,用出汗的方式来调节体温。
体表面积更“大”
对比一下真高体重和体表面积的比例,就会知道,单位重量内小孩子的体表面积更大,也就是说同样的环境下,小孩子会接收更多的热量。而且越胖的孩子吸收的热量越多,也就越容易中暑。
会产生的更多的热量
小孩子的新陈代谢高,加上比较好动,所以会产生更多的热量。
不懂得表达
就像前面说的,小孩子也许会表达“热”,但如果是在跟小伙伴玩耍的时候,不会在乎自己是不是口渴、身体发烫等,也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所以很多情况下当他们跑过来说“妈妈,我不舒服”的时候,已经是轻度中暑了。
生病或者正在吃药
慢性疾病例如心脏病、糖尿病等,急性疾病如肠胃炎等,都容易造成宝宝的体虚、体温调节能力变差,会使得宝宝更容易中暑。
中暑都有哪些症状呢?
根据我国《职业性中暑诊断标准》(GB-89),中暑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重症中暑。
先兆中暑、轻症中暑者口渴、食欲不振、头痛、头昏、多汗、疲乏、虚弱,恶心及呕吐,心悸、脸色干红或苍白,注意力涣散、动作不协调,体温正常或升高等。
重症中暑包括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
宝宝中暑了怎么办?
转移阵地
立刻将宝宝转移到通风、阴凉、干燥的地方,给宝宝解开衣扣让他平躺,可以给宝宝打开空调或风扇,尽快散热(但要注意不要对着宝宝直吹)。
降低体温
安顿好宝宝之后,需要将他的体温降至38度以下。可以用凉湿毛巾冷敷头部、腋下以及腹股沟等处,或者给宝宝洗个温水澡。
补充水分
孩子高温中暑后,大量出汗容易导致脱水,所以需要补充比平时多的水分(但也不要过多),而且最好是含电解质的。例如淡盐水,如果身边没有盐,可以适当给一些运动饮料。
重症就医
对于重症中暑病儿(如发烧、晕厥等),要立即就医,不要乱吃药。
中暑其实可以预防
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宝宝在凉爽的地方玩耍,中午午后最热的时候不要出门,出门的时候要做好防晒、防护措施(比如撑伞、有防晒棚的推车等)。
及时补充水分,如果出汗量比较大,最好要补充淡盐水。
在减少宝宝在户外的运动量,注意休息、降温。
与宝宝一起学习中暑的知识以及防护措施。
最简单的事,也有误区
觉得在家里越凉越好有的家长觉得天气太热了,在家里会把空调开得很低,其实这对宝宝的生长发育都很不好,一是容易得“空调病”,二是宝宝会更加不适应高气温,可能在别人觉得舒适的温度,他们就已经觉得热得难受了。
觉得喝水越多越好“多喝热水”似乎是包治百病,但是在大量出汗的情况下,除了要补充水分也需要补充盐分(电解质),而如果一味补充水而忽略盐分的流失,容易对宝宝的肾脏造成影响,或者导致“水中毒”。(这也是为什么专业运动员运动的时候需要运动饮料的原因。)
觉得要补充营养宝宝的体质本来就是容易中暑,并不是“虚”,何况在夏天,就不要给宝宝吃太多油腻腻的食物了,一是容易导致肥胖而更容易中暑,二是夏天本来就没什么食欲,吃太多、太油会加重宝宝的消化负担。最好准备一些清爽的蔬菜、水果,肉类选择不那么油腻的禽类、鱼类、瘦肉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