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水中暑误食这份急救宝典

医生说,接诊过程中,时常会遇到这样的病例,只要懂得一点急救常识,第一时间对患者采取一些有效的救治措施,结果就会大不同。

结合接诊情况和实际生活中容易出现的意外伤害,浙医四院急诊科医生专门为读者整理了一份“急救宝典”,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01

包扎止血

流鼻血、刀割伤,或是磕碰出血,这种情况比较常见。如果伤口不处理好或者不正确处理,可能会带来一些麻烦。

医生特别提醒一些处理误区,如鼻出血时,多数人会习惯性仰头,实际上这种方法不但不能止血,反而可能会导致窒息或呼吸困难。正确的方法是低头并用手捏住鼻翼两侧轻压止血,如果不能短时间止血或经常出血,医院就诊。

在处理污染伤口时,最好先用清水冲洗,再用消毒用品消毒。如果伤口没有清理干净,将不利于愈合。如出血较多,在紧急送医的同时,需包扎止血。

急救要领:不要在伤口处直接包扎止血,应垫以清洁敷料压迫止血,松紧度要适宜,太紧影响血运,太松达不到止血目的。包扎完毕,要打扎固定,结不要打在伤口处。如止血无效,需用止血带,40分钟放松3分钟,否则会出现肿胀、发麻,甚至肢体缺血坏死等。千万不能用铁丝、电线、过细绳索等,没有止血带可用宽布条等替代。

 

02

溺水

近期,因下水抓鱼、摸螺蛳、游泳等导致溺亡的事件已发生多起。值得注意的是,如遇溺水者,救医院,最佳抢救时间或许就只有那短短几分钟。

急救要领:救上岸后,先查看溺水者的呼吸脉搏情况,保证其呼吸道通畅,把头偏向一侧,检查口腔、鼻腔有无杂草或淤泥阻塞呼吸道并迅速清除。如溺水者呼吸心跳骤停,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单人徒手心肺复苏的做法:施救者跪在患者一侧,双膝分开与肩同宽,另一腿靠近患者胸腹部,单手定位,即左手掌根部放在胸骨正中线上,中指刚好压在乳头连线上,右手置于左手之上,双手重叠,十指相扣,五指上翘,手指离开胸壁,双肘关节伸直,身体前倾,利用上身重量下压,下压深度至少5厘米,放松时让胸部充分回弹,持续按压,每分钟~次,中断时间不可超10秒,开放气道,清除口腔分泌物,实行人工呼吸,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按30∶2比例循环,持续心肺复苏至救援人员到达。

需要提醒的是,对溺水者,不要马上通过倒立或伏膝来控水,不仅会耽误最佳抢救时机,也会造成一些并发症。

  

03

烧烫伤

烧菜被热油烫伤、小孩被开水淋到、工作中被强酸或强碱灼伤,类似事件也常会发生。急诊医生表示,烧烫伤后第一时间的处理,直接关系到后期治疗效果。

急救要领:牢记冲、脱、盖、送“四字诀”。

冲———降温方法最好是流动的清水,防止伤情向深部扩大。如果是化学烧伤,应用干净的布料把伤口周围残留液蘸干净,然后冲洗15分钟以上,切记不要用酸碱中和的方法处理,避免二次伤害。

脱———衣服或配饰可以取掉的应取掉,粘在身体上的衣物,不能强行撕拽,会导致皮肤整体性脱落,而造成创面裸露。

盖———千万不要拿东西去包紧,有粘住的可能。可用干净的毛巾或纱布覆盖,目的是防止再次污染。

送———立即送医,最好送至医院。

04

中暑

进入三伏天,中暑人群增多。中暑分轻、中、重度。轻度中暑经过降温、休息、补充水分等一些措施可自行恢复,如仍有不舒服感或加重趋势,可能是中度或重度中暑。

重度中暑可导致血压降低、休克,甚至危及生命,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同时把人摆成休克体位,即把脚抬高30度,头肩抬高15至20度,以利血运,勤测体温,38℃无需继续降温。

急救要领:中暑后,首要解决散热,让患者躺在阴凉、通风处,可用冷水或稀释的酒精擦身,或用冰袋放在患者颈部、腋窝、大腿根部等大动脉血管位置进行物理降温。情况不严重时,可在太阳穴位置涂抹风油精、清凉油等,及时服用人丹、藿香正气水等解暑药,并多喝些淡盐水。   

05

催吐

催吐一般用于误食药品或毒物等,常见于小孩子。此外,有的人会将洗洁剂、消毒液等倒入空的矿泉水瓶或饮料瓶里,导致大人或小孩误食等。

急救要领:发生误食,在得到专业人员救助之前,要尽快把尚未吸收的毒物及时清理出来。孩子如果已经咽下,家长要马上帮孩子进行催吐。催吐之前大量饮水,用手指、勺柄、筷子等刺激孩子咽后、舌根部,引起恶心反射,使胃液内未吸收的毒物排出体外。催吐可反复多次进行。

如果孩子已昏迷或抽搐时,不宜催吐,因为催吐会引起孩子误吸或窒息,送医院前家长需弄清误服的是什么毒物、大概剂量及服用时间,以利于医生有针对性的救治。

06

骨折

骨折是意外伤害中比较严重的伤害之一,需尽快请专业人员救治。

首先如何判断骨折?一般典型的骨折会出现局部肿胀、畸形、疼痛、活动受限等。但有些骨折不一定会出现这些明显症状,这种情况下可利用纵向叩击痛法,比如肱骨近端骨折,可用拳头轻轻叩击肘部,如果出现近端疼痛,可能存在骨折;在髋部如骨折症状不明显,可叩击足跟部,如果出现髋部疼痛,骨折可能比较大。

急救要领:在骨折初期,妥善固定伤处,正确现场急救,安全转运措施,能够有效帮助患者减轻痛苦,防止二次损伤。应急时,女士背包、挎包、围巾、书本、木板、鞋带、皮带、登山拐杖等都可以用于固定骨折,长筒袜可做绷带,领带则可固定夹板或当止血带用。

 

07

脑中风

脑中风是我国第一大致死致残疾病,每年新发脑中风约万人,每20秒就有一例患者死亡,70%留下残疾,25~40%在3~5年内再次发生脑中风。

如果身边人突然出现以下症状,要警觉为脑中风:说话有问题,说不清楚或听不懂别人在说什么;笑的时候嘴歪,鼓腮漏气;一侧胳膊和腿无法正常活动。

急救要领:出现以上情况要立即就医或拨打急救。在抢救的同时,保持患者气道通畅,将头偏向一侧,肩部垫高。如果嘴里有呕吐物,要马上清除,有假牙也要取出。患者发病时禁止再喂药、进食、喝水。

08

心脏病

心脏病发病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胸骨后或心前区持续性的疼痛,心肌梗死发病前兆是心绞痛发作频繁或程度加重。

急救要领:首先立即停止活动,稳定患者情绪,减少心脏耗氧,病人可以吸氧,舌下含服硝酸甘油一片,怀疑心梗者嚼服2~3片阿司匹林,可每隔3~5分钟再含服一片硝酸甘油,但最多不超3片。根据情况拨打急救电话送医。如心脏骤停,一般人的最佳黄金抢救时间为4~6分钟,必须争分夺秒进行心肺复苏。   

09

触电

急救要领:快速让触电者与电源分开,可关闭总电源,或用有绝源柄的电钳切断电源,或用绝缘物拉开触电者,千万不要直接用手去拉。然后根据情况,对触电者展开急救。

  

10

一氧化碳中毒

一氧化碳中毒后的紧急抢救很关键,一旦发现屋内有人一氧化碳中毒,马上打开门窗,把患者移至空气新鲜处,吸入氧气越多,一氧化碳解离越快,排出体外后减轻中毒损伤。

急救要领:如患者昏迷不醒,需将其身体放平,解开衣带利于呼吸,将头偏向一侧,清除口鼻分泌物,以防窒息或吸入性肺炎。不要频繁搬动病人,以防增加心肺负担。若发现呼吸骤停,应立即心肺复苏。即使轻度中毒患者也医院就诊,以免一氧化碳未排净,导致中毒性脑病,记忆力减退,甚至痴呆等严重情况。

作者:龚喜燕王芳

编辑:小楼

在这里,信息触手可及,缘分一触即发。

我们期待见证自己,更期待您的围观喝彩。

因为有你,才有我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ulizhongshu.com/zslx/524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