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孩子和日本漫画的邂逅

儿子的绘画道具

8月的日本,热浪滔天,酷暑难耐。这个季节,对于需要照顾小孩的家庭主妇来讲,是一场灾难。为防止孩子中暑,很多家长只好取消户外活动,导致孩子们体力过剩,变得烦躁易怒。每年这个时候,家长们需要面对户外高温和家庭氛围低气压的双重煎熬。

这个暑假,上小学四年级的儿子,较去年有了很大的变化。多了几分沉着,少了很多烦躁。原因是他迷上了美术。说是美术,其实是画卡通人物。每天,除了写作业,他会抽出一小时的时间用来练习画画,已经坚持了8个多月,从未间断过。我和我爱人,从来没有要求过孩子画画,也没有指导过孩子的作品。因为我们夫妻俩,根本不懂美术。更何况,我们也没有给孩子报过任何美术班、买过任何美术教材。甚至,买什么样的笔墨、颜料,都是孩子指定,我们只负责采购。

我依稀记得,儿子向我们展示他第一幅作品的时间是去年12月的某日。看着孩子羞涩的表情,虽然我们夫妻俩感觉画得很一般,但我们还是充分肯定了孩子的努力和勇气。为了鼓励孩子,我们决定给孩子买画图册。第二天,爱人特意开车前往大商场买了大号图画册,来回花了1个多小时。回到家,爱人把孩子的作品粘贴在画图册的第一页,命名为儿子的第一号作品集。

晚上,回到家的儿子望着自己的人生第一部作品集,惊喜得半天合不拢嘴,端详了许久。从那天开始,孩子开始了对美术的自我追求,没有导师,没有可参考的教材。有的,只是我和我爱人的简单鼓励。

年12月某日所画(儿子的第一幅作品)

8个月的时间过得很快,孩子的绘画能力有了惊人的进步。前些日子,晚饭后,我们一家子聊起了孩子的作品。孩子的作品集已增至5册,三个人花了将近半个小时,各选了一幅自己最喜欢的作品。虽各有各的嗜好和标准,但孩子的自我评价颇有美院学子的风范,话语中出现了诸如,构图、颜色搭配、背景色、光线处理等专业术语,让我们忍俊不禁。对我们来讲,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意外的收获,借用老祖宗的一句“无心插柳柳成林”最能代表我们现在的心情。

作品2:年6月18日作(儿子本人最满意的作品)

作品3:年4月23日作(笔者最喜欢的作品)

作品4:年3月9日作(爱人最喜欢的作品)

就孩子的美术爱好,我和我爱人定了四个规矩。

其一,绝不强迫孩子画画,哪怕有一天孩子突然决定不再画下去。这一规矩,和我们夫妻俩的人生经验有关。或许可以说是,和我们所有70后经历过的灌输式教育有关。回想起我们的童年,寒窗苦读的记忆要多于快乐玩耍的记忆。在应试教育环境下,我不记得我们的兴趣和爱好得到过父母和学校的充分认可。夸张一点,在当时,有自己的爱好和兴趣,甚至被人理解为是不爱学习的坏学生。哪怕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的现在,国内有多少孩子被父母送去五花八门的学习班,成为了“儿童上班族”,实在是让人看着心疼。尊重孩子的爱好,俨然成了有些父母遥不可及的奢侈,甚至是一种罪过。在我记忆中的天空,很少有一天是蓝的。不是因为雾霾,而是因为心情的灰暗。我们和其他的父母一样,希望孩子出人头地,但现在,我们更希望给孩子一片蓝色的天空。

其二,绝不束缚孩子对美术的理解自由,不刻意进行理论指导。这一点,我们夫妻也有很多体会。我们不懂美术,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是,它是一种情感的表现手段,个性是最重要的驱动因素。单纯追求画得像不像,人类永远无法胜过机器。我们不希望看到孩子被各种教材和理论夺去心灵的眼睛和声音。孩子学习美术的方法非常简单,无非是,阅读漫画、自我摸索,偶尔收看网络免费视频教材,听取父母的建议等。孩子需要建立一套自己的审美标准,我们不希望看到孩子被灌输别人的价值观。

给孩子购买的成套二手漫画

其三,在没有孩子主动要求的情况下,不做任何评价。这一点,主要是为了保护孩子的自律性。孩子,当然希望自己的作品被父母所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ulizhongshu.com/zslx/520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