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伏以来,医院急诊科因中暑前来就诊的病人明显增多。
高温天,心脑急症和中暑都是高发病,且症状也类似,容易误诊。
近日,一名50多岁的建筑工人在烈日下工作了五六个小时后,出现胸闷、头晕等症状,工友送来时都说他是中暑了,但经过详细检查后发现,他其实是急性心梗。
权威专家,教你几招拆穿“心梗”伪装。
你的“中暑”可能是心梗伪装
夏天气温升高,皮下血管扩张,皮肤血流量比平时增加3~5倍,回流到心脏的血流量减少,影响心肌供血。
由于出汗多,水分大量蒸发,造成血液黏稠度增高,出现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
高温下,人体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心率加快,冠状动脉收缩,心肌供氧量减少,再加上睡眠不佳,就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作风险。
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夏季一旦出现胸闷、憋气、胸痛、心慌,甚至腹痛、后背痛、牙痛等,医院检查,防止病情恶化。
部分急性心脑血管疾病的表现与中暑先兆症状相似,都会出现胸闷气短、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头晕、恶心、肢体无力、周身不适等症状。
中暑根据症状可分为先兆、轻度和重症三类:
先兆中暑:在高温环境中出现乏力、大汗、口渴、头痛、头晕、眼花、耳鸣、恶心、胸闷等症状;
轻度中暑:除以上症状外,还有面色潮红、皮肤灼热、体温38℃以上,可伴有呕吐、面色苍白、心率增快、血压下降、皮肤湿冷等;
重症中暑:可导致热射病,有痉挛、腹痛、高热晕厥、昏迷、虚脱或休克等症状,严重者可能死亡。
3招判断中暑or心梗
①判断是否在容易中暑的环境(如高温、高湿或密闭空间)下发病。
②判断出汗的部位:
中暑时以前胸、后背、额头、脖子、腋下等为主,且皮肤温度升高;
心梗发作时,因心输出量下降、血管收缩,出汗部位多在脖子、额头、手心、脚心等处,皮肤温度相对较低,俗称“出冷汗”。
③判断胸闷的轻重:
中暑时胸闷相对轻微,而急性心梗是突然发作胸痛,剧烈而持久,伴有全身不适,常有压榨感和濒死感。
如果出现类似中暑的症状,先要采取消暑措施,如通风、补充水分等;若症状持续不缓解,医院进一步检查。
5招避免夏季心血管病
夏天预防心脑血管急症,应尽量做到5点:
1.不贪凉
适度降温,室内外温差不要过大。
2.多饮水
避免血液黏稠度增高。
3.稳定情绪
保持平和愉悦的心情,避免交感神经兴奋,使得心跳加快、血管收缩。
4.保持充足睡眠
适当运动但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心脏负担。
5.清淡饮食
忌过油过咸,戒烟限酒,多食蔬菜水果,切忌摄入大量冷饮、冷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