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heatillness

中暑是什么?

中暑是在暑热天气、湿度大及无风环境中,病人因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丧失过多而出现相关临床表现的疾病。

哪些情况下易发生中暑(病因)?

从以上这些新闻可以看出中暑的一些共同点:(环境温度过高、产热增加、散热障碍、汗腺功能障碍)

大气温度升高(>32℃)、湿度较大(60%)、对高热环境不能充分适应及工作时间长、剧烈运动或军事训练,又无充分防暑降温措施时

在室温较高而无空调时,肥胖、营养不良、年老体弱和慢性疾病病人(据统计,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等疾病可使中暑发生率增加10倍)。

这六种人要小心中暑!

婴幼儿(3-5岁,小孩体温上升速度是成人的4-5倍)

65岁以上长者(皮肤汗腺萎缩)

慢性疾病患者(高血压、糖尿病、肾脏病、心肺疾病)

服用特定药物者

肥胖者(BMI≥27)

户外工作者/运动员

中暑的症状有哪些?

头昏、头痛、多汗、口渴、疲劳、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抽筋、抽搐、恶心、脉搏快而弱(体温每上升1℃,心率约增加18次/min)、呼吸急促、皮肤灼热、意识不清。。。。。

中暑分级:

先兆中暑:在高温环境下工作一定时间后,出现头昏、头痛、多汗、口渴、全身疲乏、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如及时将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处安静休息,补充水、盐,短时间内即可恢复。

轻症中暑:除上述症状加重外,体温升高至38℃以上,出现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等表现;或出现面色苍白、四肢皮肤湿冷、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虚脱表现。如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常常于数小时内恢复。

重症中暑:包括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三型。

(1)热痉挛:由于出汗过多,大量饮水而盐分补充不足以致血中氯化钠浓度显著下降,而引起四肢阵发性强直性痉挛,常伴有肌肉疼痛、腹绞痛和呃逆。体温大多正常。

(2)热衰竭:常发生于老年人、儿童、慢性疾病患者及一时未能适应高温环境者。循环血容量不足表现。体温可轻度升高。

(3)热射病:是一种致命性急症,典型表现为高热(41℃)和意识障碍。根据发病时患者所处的状态和发病机制,临床上分为两种类型:劳力性和非劳力性(或典型性)热射病。

鉴别诊断:

热射病

脑型疟疾、脑炎、脑膜炎、有机磷农药中毒、中毒性肺炎、菌痢等

热衰竭

消化道出血或异位妊娠、低血糖等

热痉挛伴腹痛

各种急腹症

治疗

先兆中暑与轻症中暑:应立即撤离高温环境,在阴凉处安静休息并补充清凉含盐饮料,即可恢复。疑有循环衰竭倾向时,可酌情静脉滴注葡萄糖盐水。体温升高者及时行物理降温。

热痉挛与热衰竭:患者应迅速转移到阴凉通风处休息或静卧。口服凉盐水、清凉含盐饮料。静脉补充生理盐水、葡萄糖液和氯化钾。一般患者经治疗后30分钟到数小时内即可恢复。

热射病:须紧急抢救,降温速度决定预后。应在1小时内使直肠温度降至38.5℃以内。

黄金抢救时间

41.5℃:60分钟

42.5℃:30分钟

43.5℃:20分钟

(1)体外降温:将患者转移到通风良好的低温环境,脱去衣服,按摩四肢皮肤,使皮肤血管扩张以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散热。对无循环虚脱的患者,可用冷水擦浴或将躯体浸入27~30℃水中降温。对循环虚脱患者可用蒸发散热降温,如用15℃冷水反复擦拭皮肤或同时应用电风扇或空调,或在头部、腋窝、腹股沟处放置冰袋,并用电扇吹风,加速散热。

(2)体内降温:体外降温无效者,用冰盐水进行胃或直肠灌洗,也可用20℃或9℃无菌生理盐水进行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或将自体血液体外冷却后回输体内降温;可用冰生理盐水(4℃)静脉滴注,开始5-10分钟滴速要慢,以免使心内血温降低过快而诱发再灌注损伤、心肌顿抑、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猝死等(开始5-10分钟滴速要求不超过30-40滴/分)

(3)药物降温:常用氯丙嗪。用法:将氯丙嗪25~50mg稀释在ml葡萄糖盐水或生理盐水中静滴1~2小时,病情紧急时可用氯丙嗪及异丙嗪各25mg稀释于5%葡萄糖液~ml中,在10~20分钟内静滴完毕。如1小时内体温仍未下降可重复一次。肛温降至38℃左右时应暂停,如体温回升可重复应用,有心血管病史慎用。

(4)对症治疗: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并给予吸氧;烦躁不安或抽搐者,可用地西泮(安定)10mg或苯巴比妥钠0.1-0.2g/次肌内注射,颅内高压者用甘露醇1-2g/kg,30-60分钟输入;纠正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失调:应用等张液补充血容量(最初4小时补充1ml),并通过监测尿量评估有效血容量(尿量>30ml/h);存在横纹肌溶解或肌红蛋白尿的患者必须确保足够的水合以减轻肾损伤(尿量至少保持在2ml/kg.h);避免应用能引起肝损伤的退热药和镇静剂;必要时可缓慢静脉注射(约2~5分钟)代谢迅速的镇静剂——劳拉西泮1~2mg。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对高温引起机体的应激和组织反应以及防治脑水肿、肺水肿均有一定效果;应用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以及脑细胞代谢活化剂;防治心、肾、呼吸功能不全,防治感染等。

智我咋2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ulizhongshu.com/zsjj/612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