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长推荐丨应对重大突发事件,信息的迅速流

中制智库

3February

中制智库

采访:黄锫坚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

疫情的信息发布存在哪些问题,科学家如何平衡论文发表和疫情公告的关系,电商平台如何参与医疗物资的分发,许成钢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反复强调,面对突发重大事件,信息的迅速流动是决定性的。

本文字数

阅读时间

22分钟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疫情进展,牵动着亿万人的心。每日层出不穷的新闻,把人们带入各种道德困境。口罩短缺,要不要采取价格管制?医疗物资的分配,用计划分配还是市场机制更合理?科学家应该抢先发表论文,还是应全力投入疫情信息发布和预防?经济学和社会分工协作的理论能不能回答这些问题,在效率和道德之间、在学术交流和大众传播等两难选择中,有没有中间道路?带着这些疑问,界面新闻记者电话采访了长江商学院教授许成钢。

许成钢认为,必须依赖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结合努力,应对重大传染病的挑战。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之间没有界限,面对突发重大事件,应该以科学的态度来看待问题。他的早期研究侧重转轨经济学,比如中央计划经济为何失败,乡镇企业奇迹如何发生,苏联与东欧转轨失利的制度原因等等。年许成钢与钱颖一获得了北京当代经济学基金会颁发的首届中国经济学奖,年他获得孙冶方经济学奖。

关于疫情的信息发布存在哪些问题,科学家如何平衡论文发表和疫情公告的关系、电商平台如何参与医疗物资的分发,许成钢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他反复强调,面对突发重大事件,信息的迅速流动是决定性的。

以下为访谈实录:

界面新闻:回顾这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疫情变化,中国疾控中心、卫健委、省市地方政府等机构之间,有没有更合理的分工和协作关系?什么样的体系才能应对突发传染病疫情?

许成钢:

首先要理清我们面对的问题是什么性质。面对社会突然造成巨大影响的事件,我们关心的是,什么样的制度安排能让社会迅速应对负面的重大冲击。传染病、自然灾害等一系列突发重大事件的最大特点在于,它是突发的,没有人事先能预报。不存在一个学科可以准确预报。比如没有谁可以准确预报地震何时,在哪里发生,会是什么级别。传染病的爆发,更不存在一个学科能够预报,而且一旦爆发就迅速而广泛的传播。认清了突发事件的性质,我们再看社会组织起来的目的,显然应该是保护所有人的基本利益,面对传染病爆发,最大的基本利益就是所有人的健康。当目的很清楚,而我们应对的是突发的、科学上无法预报的事情时,那么从道理上讲,第一重要的是信息、信息、信息。一切的一切的基础,取决于信息。只有信息来的准,来得快,信息传得快,才有可能预防。严格地说,信息本身就是预防。全世界跟传染病相关的基本规则,所有发达国家预防传染病的基本部分,就是信息,即让人们尽快知道发生了什么,尤其是第一线发生了什么。针对武汉发生的疫情,有传染病专家重新强调了传染病预防的几个基本原则。我复述一下香港大学医学院院长概括的3C原则,即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ulizhongshu.com/zsjj/523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