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暑盛夏,气温升高,由于老年人的体温调节功能低下,皮肤温度受环境气温影响大,再加上皮肤排汗的能力不强,大量的体热得不到外泄,容易发生中暑。
特别是体弱多病的老人更是如此,如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患者,炎热会使人交感神经兴奋,加重心血管系统的负荷,尤其是心脏功能不全的患者,体内的热量不能及时地转移到皮肤消散,在体内积蓄而发生中暑。
糖尿病患者的机体对内、外环境温度变化反应迟钝,虽然热量已经积蓄在体内,但患者的自觉症状却出现得较晚,容易中暑。
如何判断中暑
老年人在高温天气中,开始感到全身疲乏、四肢无力、胸闷、心悸、头昏、注意力不集中、口渴、大汗、体温可正常或略有升高。此种情况可判断为“先兆中暑”。此时,如果能到通风、凉爽的地方休息,在短时间内即可恢复正常。若症状继续发展,会出现颜面潮红、胸闷加重、皮肤灼热,并且大量出汗、恶心呕吐、血压下降、脉搏加快等。此时可判断为“轻症中暑”。但经过休息后,在4小时内,仍可恢复正常,如果除上述症状外,还伴有昏厥、昏迷或高热者,叫做“重症中暑”。此时,若不及时处理,可危及生命。
如何紧急救治
一般老年人对中暑症状反应较慢,出现明显症状时都已处于中度中暑状态。因此,当老年人出现食欲减退、软弱无力、心悸胸闷、精神迟钝等“先兆中暑”症状时,就必须采取急救措施。
01(1)在发现有中暑老人的时候,应该立刻把中暑者移到通风、阴凉、干燥的地方。
02(2)尽量让患者采取仰卧的姿势,立刻解开衣扣,脱去或者松开衣服。可以打开电扇和空调来帮助散热。
03(3)应该让患者尽快冷却身体的体温,降到38℃以下。
04(4)用毛巾擦浸在水中的患者身体四周,把皮肤擦红,一般擦15~30分钟,即可把体温降至37~38℃,大脑未受严重损害者多能迅速清醒。
05(5)如果患者意识清醒或者已经降温变得清醒可以饮服绿豆汤或者淡盐水来帮助解暑。
06(6)对于重症的中暑患者,就要立刻拨打“”,到医院实施救援。
如何预防中暑(1)盛夏天热出汗多,出汗导致体内水分和盐分丢失较多,老年人应多补充水分,不要等到渴的时候再去喝水。老年人体内代谢较慢,不宜喝冰水或饮料,以免刺激血管收缩,导致中暑或感冒。应多食瓜果、蔬菜及解暑汤。
(2)夏季老年人的饮食要以清淡为主,多吃番茄、青菜、莴苣等富含维生素的蔬菜类食物,少吃油腻、烧烤、辛辣刺激性食物。需多吃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鱼、虾、瘦肉和豆制品,以此调节身体的营养平衡。
(3)高温天气,老年人居住的场所温度一般保持在25~28℃,应定时开窗通风换气。患有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不可长期待在冷气环境里,应当适量活动四肢和躯体,加速血液循环。遇高温天气,尽量减少外出。
(4)老年人夏日要养成良好的午睡习惯。老年人每天中午宜休息1~2小时,休息室最好保持自然室温,避免躺在空调的出风口或电风扇前,以免感冒。
(5)老年人夏季外出时一定要带上防暑工具,如遮阳伞、太阳镜等,不要长时间在太阳下曝晒,注意到阴凉下休息,年老体弱者外出一定要有家人陪同。
(6)老年人夏天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每天洗澡、擦身。进行户外运动应选择早晨和傍晚气温相对较低的时机,可以做一些快走、体操之类的有氧运动,运动强度不宜过大。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学习更详细的内容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