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白癜风专家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488002.html
水蛭隶属于环节动物门,蛭纲,颚蛭目,水蛭科。栖息于水田、河流、湖泊等处。不吸血,吸食水中浮游生物、小形昆虫、软体动物等幼虫及泥面腐殖质等。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水蛭虽然对水质条件要求不高,但在养殖密度较大和高温季节,也必须经常换水,保持水质清洁以及调节水质的肥瘦,保持丰富的溶氧量,否则会影响水蛭的生长。在水蛭养殖中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1.水温调控:水蛭生长适宜的水温为15~30℃,10℃以下停止吃食,30℃以上停止生长,因此,要重视防高温和防低温。高温时可采取搭遮阳棚防暑,低温时可覆盖塑料薄膜保温以延长其生长期。
2.水质调控:一是保证合适的水位,水蛭繁殖是在覆盖物下边的泥土中,并不是在水中繁殖。在繁殖期间,水面漫过繁殖床的时间不能超过7天,否则水蛭卵会因缺氧而死亡。二是水蛭生长适宜的酸碱度以中性为好,pH值在6.5~7,水色以黄褐色、淡绿色较佳(硅绿藻水),水深保持在60厘米。三是用微生物制剂(光合细菌、超效益菌宝、解毒培藻素等)调控水质,增加水体溶解氧含量,消除池水中的氨氮等有害物质。四是及时清洁水面,如捞出螺、蚌等尸体。
3.底质“养护”:要及时清除池底残饵,定期正确使用底质改良剂,如光合细菌、底藻源等,分解底部有机质,底部养藻,维护池塘底部环境,底部平衡菌藻。
4.坚持巡塘:每天巡塘两次,主要检查水蛭的吃食情况,有无天敌,塘埂有无损坏,以及螺壳、残饵的清理情况等。
5.在天气突变时会对水蛭产生较大的应激反应,因此要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