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江浙沪的天气
忽晴朗忽暴雨
但是都没逃脱“热热热”
于是乎
街上那些穿背心短裤短裙的人"兜兮兜"
街上戴墨镜打伞的人"兜兮兜"
大伙儿开启冰棍、奶茶、冷饮的循环降温模式。但是我们仍然能从新闻中听到不少关于路人中暑的新闻。
酷暑天气,人能中暑,药物同样会“中暑”!
家中的药物从来不会风吹日晒,咋就中暑了?
事实上,药物中暑是保存不当导致,药效直接降低,失效或者产生有害物质。人吃了这些“中暑”的药物,不但不能缓解病情,而且可能出现中毒情况。
那么,药物如何“避暑”?
也像大伙儿一样,人手一瓶藿香正气水,走遍天下都不怕?
NO!NO!NO!
药师特别提醒,药物也像食品一样,有些药品需要放在室温(≤25℃),而另有些药品需放入冰箱(2~8℃)保存。
那么我们屡一下哪些药品需冰箱保存:
1.口服剂
主要是益生菌类,如双歧杆菌活菌胶囊(丽珠得乐),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颗粒(培菲康/小儿培菲康)、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思连康)等。如服用,可用37℃左右的温开水送服,千万不要用超过60℃的热开水。尤其是孩子服用的小儿培菲康,冲好后需立即服用,否则久置药效大大降低。
2.栓剂
该类型涉及的药物有阴道栓和肛门栓。气温太高,栓剂可出现软化,无法正常使用,因此,夏天高温时,栓剂最好放在冰箱冷藏柜。不少人提出疑问:“我明明按照说明书写着室温或者20℃保存,仍出现栓剂药品软化,是不是药坏了?”。很明确的告诉大家,不是药品坏了,栓剂在平常存储中会有这种情况,只要在使用前再放入冰箱,等硬化后再取出马上使用便可。
3.针剂
生物针剂中的胰岛素类、肉毒杆菌、破伤风抗毒素、鼠神经生长因子、重组粒细胞刺激因子、人免疫球蛋白、凝血因子Ⅷ、鲑降钙素注射液等。那是不是意味着,一旦药物从冰箱取出,没有马上使用就会降低药效?这让糖尿病的病友出去旅游情何以堪,难道天天背着迷你冷藏药箱世界环游?答案是否定的,胰岛素类药物开封后或者出游携带备用,基本储存在25℃以下的环境4-6周时间。而凝血因子Ⅷ在25℃以下可存放长达3个月。
4.其他
(混悬剂、鼻喷剂、滴眼液、洗剂、擦剂):
如鲑降钙素鼻喷剂、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眼用凝胶、外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等。一些药物有明确规定在2~8℃条件保存,另一些药物只要求室温条件即可,但很多患者碰到医生交代未用完的某些药品需放冰箱中冷藏供下次服用。如布洛芬混悬剂,说法是否正确?不正确!低温保存确实能减少药效的损失,但伴随着药物溶解度的降低,导致药物浓度与原先的标注不符。所以,如果之前室温储存且已经开封的药物已经放冰箱冷藏,只要使用前摇一摇,无需再放冰箱冷藏。另外,药品开封后,无论在室温保存还是在冷藏条件下,无特殊说明,最好在一个月内使用,超出1月时间尽量丢弃。
说了这么多药物需放冰箱冷藏才能“避暑”,可有些要放进冰箱反而是中招“冷暑”——减低药效。如外用乳膏如果存放温度过低,可引起基质分层,药物分布不均匀,进而影响药效。
最后啰嗦一下,还有关于用药相关问题,欢迎留言咨询,“药神”等你们哟!
药师简介
林玉仙
医院、医院、温州市妇幼保健院
主管药师
孕产妇用药咨询门诊
门诊时间:
信河院区:周五上午
娄桥院区:周四上午(轮流门诊)
喜欢请点赞 北京白癜风医院好北京白癜风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