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来袭,建筑工地注意防暑降温

最近一段时间,全国各地都陆续进入了高温天气,闷热,干燥,在本来就是热火朝天的各大施工工地,气温就更加的火上浇油,但是施工仍然要继续进行,工期不可错过,以下整理了一些高温注意事项,供大家参考。中暑表现1.高温作业下出现口渴、大汗、疲乏、头昏、胸闷、恶心;2.体温多在38℃以上,面色潮红,皮肤灼热;3.中暑严重者出现面色苍白,恶心呕吐,血压下降;4.重症中暑出现昏厥、昏迷、痉挛或高热、体温达40℃以上。如何正确处理中暑?1.迅速脱离高温环境;2.在阴凉通风处安静休息;3.及时补充清凉含盐饮料;4.严重者迅速物理降温,可用冰水或酒精擦拭,电风扇吹风;5.拨打“”医院救治。高温施工注意事项之混凝土(1)浇筑混凝土前应充分浇水湿润模板,并确保模板表面无积水。(2)白天温度较高时尽量不浇筑混凝土,改为下午3点后或夜间浇筑。(3)配置混凝土时应适当添加缓凝剂以延长初凝时间。(4)混凝土运输及浇筑过程中应防止水分过度蒸发,适当采取遮盖措施,控制混凝土坍落度,同时还应控制混凝土入模温度。(5)混凝土凝结后的外露部位应采用塑料薄膜覆盖以保持湿润;拆模后同样应在混凝土表面覆盖养护。(6)对大体积混凝土单独采取散热措施,确保混凝土内温差满足规范要求。高温施工注意事项之砌体(1)砌墙用砖提前1~2天充分浇水润湿,砌筑前放入专用水池浸湿。现场设置一定的返水坡度确保砌体无积水、无杂物。(2)砌筑砂浆应随拌随用,控制砂浆和易性满足要求,当温度超过30℃时水泥砂浆必须在2h内用完,逾期不能使用。(3)砌墙时应采用一砌块一刀灰的方法,尽量缩短铺灰距离,以防铺灰长度过长导致砂浆中水分蒸发变硬。(4)砌体结构砌筑完成后抹灰应间隔不少于30天。高温施工注意事项之安装(1)作业环境应确保有遮阳或通风措施,尽量避开中午等高温时段施工。(2)焊接时应考虑温度的影响,所用各种气瓶禁止置于高温或阳光直射下。(3)水准仪、全站仪等仪器使用时须避开高温时段,以防观测数据不准确。(4)高温易加速线路老化,须定期检查并更换老化线路,调整暴露在高温下的线路,防止发生火灾。高温时不只要把控工程技术措施,还要注意相关管理措施。施工组织(1)保证施工人员休息时间,尽量避开高温时段施工,可采取加夜班进行弥补。(2)现场充分供应茶水、绿豆汤、清凉油等防暑降温物品。还应加强食品卫生安全管理,防止食物受高温影响变质。(3)高温作业场所必须采取有效的通风、隔热、降温措施,对身体情况不满足要求的施工人员应及时调换岗位。防雨防汛(1)及时获取气象水文资料,合理安排雨季施工计划。(2)雨季施工地段修建临时排水沟,回填施工必须选择无雨时进行。(3)混凝土室外施工须尽量避开雨天,浇筑完成的混凝土采取覆盖保护。(4)支撑架、脚手架等在风雨过后须及时进行检查加固。(5)现场物资妥善堆放,下部可适当垫起,上部可采取覆盖措施;同时应准备草袋等防汛材料。防雷防电(1)高耸机械或支架必须做好避雷接地措施,施工机械和照明装置做好保护接零,严禁在电线下停留。(2)检查用电线路,防止因高温加速电信老化而导致漏电或火灾事故。(3)自备发电机组须与外电线路电源连锁,设置切换装置或总配电箱,严禁并列运行。高温下,最易引发中暑,头晕目眩、恶心等让人说不出的难受,如在高危场所工作的人员,哪怕只是轻微的中暑也可能造成较大事故。因此,长时间处在高温环境下的工作人员必须学会自我保护,避免长时间的体力透支,要不断补充流失的水分,多喝盐开水,并要少量多次地喝;同时最好随身携带一些防暑药品以备不时之需;一旦出现了中暑现象,要及时将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和空气新鲜的地方休息,保持安静与畅通呼吸,用冷水擦拭全身和额部,给病人多喝含盐的饮料。对热痉挛患者,应补充清凉含盐饮料或输液等。2、空调开足谨防另类中暑夏日里,由于长时间地处于一个封闭的环境里,室内空气与外界几乎隔绝,室内的氧气就会不断的消耗,造成人体缺氧;同时,空调的冷气带动人体表面的毛孔收缩,使得不能正常排汗,一旦周围环境温度发生突然的变化,也容易引起内分泌的紊乱,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空调病。为了不使清凉成受罪,我们不能贪图一时享受将温度调得过低,以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同时也不要在空调环境中待的时间过长,最好能够定时打开窗户,让室外的新鲜空气流进来,以保持室内的氧气含量。另外,根据中医疗法,处在空调环境中的人们经常喝点姜汤,也可有效防治“空调病”。3、细菌滋生谨防食物中毒高温天是细菌滋生繁衍的大好时机,食物容易腐败变质,易造成食物中毒。防范此类事故的发生首先要增强卫生意识,选择卫生状况较好的就餐场所,提高识别可疑食物的能力;同时合理调整饮食习惯,不暴饮暴食;注意积累食品卫生知识,提高对有毒有害物质的鉴别能力,遇到可疑食品自己不能确定的,可以找有关专家咨询,不可擅自食用。另外要注意杜绝食品与形状相近的药物或其他化工品混放,以防误食。当进食后发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昏等疑似食物中毒的症状时,医院诊治,同时报告当地卫生监督机构,保护好现场,保存可疑食品和病人排泄物,并配合有关人员调查处理,以便卫生监督机构对食物中毒及时作出诊断和认定,查明原因。4、狂喝猛灌谨防水中毒常说夏天要多喝水,可是喝水过量会引起水中毒!过量饮水会导致人体盐分过度流失,一些水分会被吸收到组织细胞内,使细胞水肿。开始会出现头昏眼花、虚弱无力、心跳加快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出现痉挛、意识障碍和昏迷,即水中毒。要避免水中毒,必须掌握好喝水的技巧。首先要及时补充盐分而不只是单纯地喝淡水。适当喝一些淡盐水可以补充人体大量排出的汗液带走的无机盐。其次喝水要少量多次。口渴时不能一次猛喝,应分多次喝,且每次饮用量较少,这样才利于人体的吸收。第三要避免喝“冰”水。因为夏季气温高,人的体温也较高,喝下大量冷饮容易引起消化系统疾病,最好不要喝5℃以下的饮品。5、贪图凉爽谨防急降温夏日里,贪图一时凉快,用过快的方式降温,当时确实感觉畅快,可事后可能会对健康有害。由于身体在大量出汗的时候,毛细血管是处于扩张状态的,如果采用急速降温的方法,血管急剧收缩,体内热量受外界因素影响,一时散发不出来,容易造成身体的各种不适,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心脏的机能。因此,在大量流汗后,采用逐步降温的方法比较可靠,可以洗一把热水澡、喝一杯淡盐水,在比较阴凉通风的地方,慢慢将体温降下来,切忌对着电扇或空调的出风口猛吹风。6、脾气异常谨防情绪“中暑”在炎热的夏季,“情绪中暑”对人的工作、生活和身心健康都十分有害,外在因素方面,要尽可能增加睡眠时间,当环境气温达到或超过33℃时,要控制体育活动的量,以免造成体能消耗过多,有损身体新陈代谢;此外,不要轻易减少饮食量,夏季体能消耗增加,应适当增加营养,但要注意饮食结构,饮食宜清淡,少吃油腻,多饮水,以调节体温,改善血液循环,多吃“清火”的食品;在流汗后,要适当地补充盐分,因为盐的摄入量不足,可使人产生疲倦、乏力、头昏、恶心等一系列症状;另外要营造好的工作和休息环境,尽量少到人多嘈杂的地方,也不要在封闭的空间中待得过久。在内在因素方面,首先要注意心理调节,“静心”养生;其次不妨多一点笑声,多一点幽默,使紧张的神经在幽默的话语中松弛。7、高温炙烤谨防脱水一个人每天要喝八大杯水,水喝得不够会发生许多问题,如尿液减少、就不容易排除身体新陈代谢的毒素,整个人也就容易疲倦、思考混乱。这些问题只要及时补充水分就可适当解决。但是对有些体质较差的人来说,在大日头下水喝得太少时,还会发生“严重脱水”的症状,主要有晕眩头痛、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脸色苍白、血压下降。预防脱水最好方法就是在手提包里放一瓶矿泉水,感到口渴时随时来上一口。如果是能够补充富含电解质的运动饮料或新鲜果菜汁,效果会更好,但不能完全用饮料来代替水。长时间呆在空调房内的人,最好能改喝绿茶。8、空气潮湿谨防触电高温季节,触电死亡事故明显增多。主要原因是夏季气温高,湿度重,电气设备和线路绝缘性能下降,而人体又大量出汗,很容易发生触电事故。因此,我们在使用电器设备之前,首先要全面检查用电设施、电线等是否存在漏电、老化等安全隐患;在操作时,要避免人与电器设备、电线等直接接触,尤其是手上还流着汗就直接移动电器设备;另外,保证设备及电线的干燥也是关键。如身边有人触电,先要赶快拉掉电源开关或拔掉电源插头,可用干燥的竹竿、木棍拨开触电者身上的电线或电器用具,绝不能使用铁器或潮湿的棍棒;如一时找不到合适的用具,救护者可站在干燥木板上或穿上不带钉子的胶底鞋,用一只手,千万不能同时用两只手,去拉触电者的干燥衣服,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ulizhongshu.com/zsgm/1177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